
4月10日,上海黄浦江畔,上汽集团举办了一场名为“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的发布会,只为回答一个问题——在愈发激烈的新时代竞争中,上汽集团将会如何应对?
在发布会开场,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不卖关子,直接就给出了明确答案——两个“一手”,即一手继续与大众、通用等上汽的“老朋友”们共创的同时,与多家跨界合作伙伴合力打造行业新生态,让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加速落地应用,为美好出行赋能;一手继续与用户同行,满足并不断超越用户的期望。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新生。”在现场,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更借雏鸟破壳的比喻表明了上汽自我变革的决心。
为了让用户拥有真正个性化的移动出行方式,为了真正实现“We are more than auto(我们不只是汽车)”,上汽集团正在行动。
智舱、智驾两手抓,做全方位的“贴心出行助理”而要做到真正的“懂你”,在智能化的提升上必不可少。而智能化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即所谓的“智舱”,另一个则是驾驶上的智能化,即所谓的“智驾”。

在人机交互方面,上汽将围绕手机,打造最懂你的个性化智能汽车,可以装进口袋、没有手机支架的智能座舱——基于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座舱3.0,可全面对接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市场手机品牌覆盖率超过90%;与深度战略伙伴实现深度融合,拓展包括手机、手表、耳机、眼镜等海量生态场景,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其语音识别率近100%、控制延时小于150毫秒,近万公里0死机。
除了发力手机端,上汽还在发力AI,已成功引入AI大模型,与AI界头部企业实现强强合作,让你的爱车成为你的出行AI助理,为你规划行程、制定个性化座舱设置、提供情感陪伴。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
在“车均智驾”的时代,一直敢为人先的上汽自然让支持自己的用户落于人后。但在追逐科技时,他们也从未忘记“安全是平权的底线”,他们始终坚持,打造智驾是为了让出行变得更安全。
在提升智驾体验方面,长期深耕智驾技术领域的上汽,在坚持自研的同时,“广发英雄帖,广聚四方豪侠”——上汽与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地大华魔)中国智能驾驶“四大高手”已达成合作,未来将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真正做到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智驾,上汽就能提供相应的智驾方案。

同时,上汽还利用智驾与AI智舱的深度融合,通过语音、驾驶习惯自学习、驾驶环境场景等,定制个性化、场景式智驾推荐,让智驾体验更贴近用户喜好。
除了构建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打造不会撞的主动安全之外,上汽还用上了最严苛的标准,构建了全球标准,也是唯一标准,让上汽出品的汽车成为钢筋铁骨下的移动堡垒的同时,也希望这套标准能成为全球汽车安全的新门槛。
再加上主被动安全上的融会贯通——上汽以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跨系统、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
用上汽自己的话概括来说,以后上汽的产品在安全性能上就是“不怕撞、不会撞、撞了也不怕”。

当下的国内市场,无止境的无序竞争让每一个行业参与者都精疲力尽。如何破局?是每个企业都在面对的课题。用贾健旭的话说,“面对行业竞争,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准发力点,汇聚力量、一拳打穿“。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上汽内外兼修,练就“内家拳、外家拳和组合拳”,三拳击破内卷。
“内家拳”是什么?——根据上汽的规划,上汽将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同时,上汽还组建成立了上汽商用车,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

在技术创新领域,近期上汽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在第一代VMC技术落地智己汽车的基础上,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支持 L3 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今年即将落地。
在产业链建设领域,上汽享道出行在全国核心城市均已形成规模化运营,基于享道平台的Robotaxi是国内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累计里程超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设立数十亿规模的国产化芯片基金,牵头参与多个国家级、市级芯片项目,24年底芯片国产化率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说到“外家拳”,自然就是达成多方合作。一方面,上汽继续深化与大众等合资伙伴的合作,在巩固合资企业优势的同时,推动合资合作进入技术共创的2.0时代。未来,上汽的全球合作伙伴还将采用上汽最新的电子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合资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上汽积极拓展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Momenta、OPPO、火山引擎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拥有全新体验的新款车型。

何谓“组合拳”?指的是上汽的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战略。上汽把全球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要求,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通过利用上汽的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持续输出“中国智造”。
而上汽最终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把“中国上汽车”开遍全球每个角落,让中国汽车标准成为全球汽车标准。
在“新四化”的时代下,市场对汽车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过去车企默默埋头苦干、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纵连横才是一家车企真正的实力体现。通过坚持自研技术迭代更新以及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共创共研,上汽始终拥有掌握着行业话语权的实力和底气。
用户需要什么,上汽就造什么诚然,技术是车企的安身立民之本,每一家伟大的汽车企业都一定拥有一个甚至多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但过去行业无数例子也证明了,技术再好但如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那最终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进入市场了最后也只会以失败告终。
以“用户思维”打造产品,一直是上汽集团特有的造车基因底色。
用户希望“省钱”,上汽就努力打造“效率神器”——上汽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树立行业标杆;搭载该系统的整车实测续航超过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2.49L,打破行业记录。目前,上汽还在研发超高集成的电驱系统,实现了相同体积下,重量更轻、动力更强、能耗更低。

用户希望“好用”,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全家桶”——不仅有覆盖从L2+到L4级的智驾系统,还有与各种品牌手机生态适配的智舱系统,更有可实现线控转向、原地掉头等功能的智能底盘系统。
用户希望“安全”,上汽就努力打造“机甲卫士”——上汽在行业内首创“主/被动一体”智能安全系统,以更坚固的车身、更灵敏的底盘和更精准的控制位用户的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对大家关注的电池安全,上汽制定了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进行了6倍于国标时长的极限测试,“魔方”电池累计交付超50万台,达成行业唯一“零自燃、零热失控”安全表现。

用户希望“做主”,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台——上汽正在打造全新的线上用户调研平台,搭建与用户沟通的桥梁,听取用户心声,让每一辆车在诞生之初,就携带独特的“用户基因”。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新时代的汽车行业竞争早已不仅仅是拼产品、拼技术,更要拼”情绪价值“,而拼到最后,拼的就是企业的综合体系能力。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谁就能笑到最后。七十载光阴,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汽总能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积极拥抱每次时代的变革,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是。(文|鹿由器)
供应商大会[得瑟],华为估计气炸,比奇瑞还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