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员到面包师,他22岁代表国家首次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获得冠军,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全球烘焙指南 2022-11-09 16:28:35

2022年秋天,全球烘焙指南找到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获得者蔡叶昭,并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谈。在与蔡叶昭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也被他的谦虚与温柔所打动。蔡叶昭与我们分享了他与面包的故事,也讲述了成为世界冠军的心路历程。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是一项两年一届的国际性大型职业技能竞赛,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也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社会烘焙类目中,代表中国征战比赛的蔡叶昭获得了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首次在烘焙项目中荣获金牌。

人物专访 / 烘焙故事

蔡 叶 昭

个人简历

王森冠军联盟烘焙项目国家队教练

西式面点师一级/高级技师

全国焙烤食品行业烘焙名匠

江苏省人民政府荣获江苏省记“个人一等功”

江苏省人民政府荣获“江苏工匠”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荣获“副高级专业讲师”职称

进博会组委会颁发第二届进博会“巧夺天空”奖项

荣获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委员

第十六届江苏青年奖章获得者

荣获江苏大工匠荣誉称号

中国焙烤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教练组成员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教练组成员

竞赛经历

2016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设司荣获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冠军

2017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设司荣获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选拔第一名

2017年7月荣获澳大利亚技能挑战赛烘焙项目第一名

2017年10月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组织荣获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世界冠军

执裁经历

黑龙江省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选拔赛裁判

上海市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选拔赛裁判

山东省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选拔赛裁判

江苏省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裁判

江苏省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裁判

2018年首届“金陵饭店杯”省属企业酒店职业技能大赛烘焙项目裁判员

2019年昆山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苏州技能状元大赛”选拔赛裁判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精选项目)裁判

2022年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烘焙项目裁判

参编书籍:

2019年主编《一场用心的烘焙之旅》

综艺节目

2018年黑龙江卫视《幸福私房菜》邀请嘉宾

2018年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采访嘉宾

2019年重庆卫视《谢谢你来了》访谈嘉宾

2019年央视二套《新青年,新经济》访谈嘉宾

2020年央视十二套《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冠军录》采访嘉宾

2022年央视二套《欢乐大猜想》邀请嘉宾

01

初出茅庐

蔡叶昭199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从小生活环境尚可的他本以为会在父母的安排下很平稳的度过一生。殊不知十几岁时,蔡叶昭家道中落,父母不得不离开老家去大城市打工,而他也比大多数人都更早地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蔡叶昭初中便辍学打工,年仅15岁的他经亲戚介绍到了温州的一个眼镜厂打工。但父母总是会对于年龄尚小却只身在外的孩子牵肠挂肚,大概半年后,蔡叶昭被召回了父母身边,一家人一同留在了上海打工。

到了上海,他找到了在思南公馆的一家餐厅做服务生的工作,这也是蔡叶昭第一次接触到餐饮行业,从传菜员到包房服务员,这一做就是两年。

在积累了几年社会经验后,蔡叶昭渐渐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在回想来看,我好像从在眼镜厂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对做一门手艺这件事情有些向往了,在餐厅工作了两年后,更加觉得自己要学一门傍身的手艺”蔡叶昭回忆道。

蔡叶昭的舅舅在老家开了一家中式烘焙店,主营传统中式糕点。舅舅家的表哥从小耳濡目染,而蔡叶昭从小与舅舅家的表哥交好,表哥也很乐意和他分享对烘焙行业的独特见解。表哥告诉蔡叶昭,现在烘焙行业发展前景很好,只要学好裱花技术,每个月拿很轻易地就可以拿到四五千块工资,表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蔡叶昭一起回到老家开一家蛋糕店。

“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每个月四五千块的工资就算是出人头地了,所以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学习裱花技术”蔡叶昭告诉我们。

但是裱花课程的学费并不便宜,对于当时囊中羞涩的蔡叶昭来说,一年两万元的学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也不得不伸手向父母求助。尽管父母对儿子要去做裱花这件事仍有诸多保留,但是考虑到之后每个月会有稳定的收入,父母还是想办法帮助儿子解决了学费。

02

偶遇结缘

裱花课程很丰富,涵盖了甜品、巧克力、陶艺和面包的制作。但让蔡叶昭没有料到的是,系统性地学习知识重构了他对自我的认知,第一天上课就收到了在此前的人生中从未体验过的认可感。

“我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太好,性格又很内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一直都是被忽视的存在。但是到了裱花课上,我不管是巧克力调温还是对裱花时对奶油的控制都做得很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和关注,甚至老师还让我做巧克力课代表,这让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干这个,于是我每天都画出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卖力练习,后来我发现,我对裱花这件事情也从兴趣变成了热爱。” 裱花课程的安排是每天上课6个小时,对于习惯了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蔡叶昭来说十分轻松,所以每当有空余的时间他都会留在课堂里反复对当日的课程内容进行练习,很快他便成为了班上年龄最小却最刻苦且技术最强的的学生。蔡叶昭告诉我们,真正的热爱,是愿意做出一些牺牲的。

从学校毕业后,18岁的蔡叶昭觉得自己终于到可以“出人头地”的时候了。很快他便在自己小时候曾生活过几年的城市无锡找到了一份裱花的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三千多块的工资。

“当时觉得,每个月这么多钱简直多到花不完,剩下的钱都交给父母了”蔡叶昭笑着说道。

蔡叶昭在无锡做的是裱花的工作,夏日并不是裱花产品的旺季,西点店的面包师傅们每天却忙的焦头烂额,为了缓解门店面包产品供小于求的问题,老板便请蔡叶昭去面包部门帮忙。

蔡叶昭曾在学习裱花时接触过一些面包的基本功制作,可以帮助店内的面包师傅做一些简单的整形工作。在接触到面包的工作后,蔡叶昭才知道原来烘焙行业包罗万象,他决定离开裱花的岗位,下定决心套牢牢把握住学习的机会,争取创造更多的个人增量价值。他的选择让家人困惑为什么要放弃好不容易练就的裱花技术而重新开始?为什么要放弃一个稳定的工作去冒险?但是蔡叶昭的决心已定,这个决心却让他与父母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在当时我父母的眼中,稳定的薪资比什么都重要,当我说出要放弃裱花师而要做薪资相对更低的面包师的时候,他们绝对是第一时间就反对的。但当时我在心底对他们的态度是反叛的,越是不让我做,我反而越是想要去争取,做给他们看”蔡叶昭告诉我们。

即便他的薪资从技术尚可的裱花师到只会基础整形的面包师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但蔡叶昭还是愿意重新开始。

从无锡到杭州,蔡叶昭不断的寻找新的机会。起初并没有十分顺利,由于大部分店铺需要更有经验的面包师傅,被经济所迫的蔡叶昭不得不继续做一段时间裱花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蔡叶昭终于找到了一位愿意让他做面包的前辈。

蔡叶昭很快学会了店内所有面包产品的制作方法,在当时正值店面扩张,而蔡叶昭不骄不躁,踏实肯干的态度深受前辈的重视,他被派去管理一间全新的店铺。“当时真的是很辛苦,不仅是身体上,更多是精神上的疲惫。我当时才不到20岁,却要管理一位30多岁的师傅,本来我只会做产品,没有人教我如何去做管理,所以我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这样的疲惫与压力让蔡叶昭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到一年的面包师经验让他学习了做面包的流程,但是却完全不懂做面包的逻辑。直到蔡叶昭的表哥告诉他,自己也已经在老家开店了,希望他回去一起帮忙,蔡叶昭才想清楚并给出自己一个答案:去进一步的深耕自己的面包技术。

于是蔡叶昭又辗转到了上海,找到了一间主营欧式面包的面包店,开始对面包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03

绝处逢生

蔡叶昭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不到半年便将店内所有产品做熟做透,渐渐地他开始做起了简餐、烤肉......那段子日充实且快乐,蔡叶昭也在业内成为了一位略有名气的师傅。但是这对于执着于精进面包技术的蔡叶昭来说似乎有些“脱离轨道”。而刚好此时一位业内好友告诉他,在他之前学习裱花的学校有一个“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赛,若是能得到第一名,不仅可以获得参赛资格,更是可以留在学校任教。

参加比赛?成为老师?这些蔡叶昭可从来都没有想过。但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蔡叶昭还是有些心动,但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若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不得不卖出自己的舒适圈。

朋友告诉蔡叶昭,你只有三天的时间去做决定。

“我当时心里想,如果我能去做老师,过着做五休二的日子,我妈妈知道一定会很骄傲。但是没想到我跟她说了这件事以后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反对,她觉得我现在的工资已经很高了,没必要离开。”一边是蔡叶昭父母的再一次反对,另一边是他对技术精进的渴望,经过三日的辗转反侧,利弊权衡,蔡叶昭决定放手一搏,即使最后没有通过选拔,至少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回到学校,蔡叶昭才得知,选拔赛一共有四位选手,除了他以外的三位都已经是学校的老师,而他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位师傅。

彼时的蔡叶昭几乎身无分文,学校也只会为他提供吃住,在成为正式选手前并不会缴纳薪资。“当时我与父母已经完全闹僵了,实在是到了一个彻底走投无路的状态,我只能拼命的去练习,让自己赢得选拔赛。别人练习时我练习,别人休息时我还练习。”就这样蔡叶昭坚持了两个月,最终学校选择了他为正式的参赛选手之一。

蔡叶昭本以为通过了选拔赛后代表学校参加一场大型比赛就结束了,万万没想到,前面等待他的还有将近10场比赛。

“当时的训练条件特别辛苦,学校还没有对这类型的比赛十分的看重,白天由于学生要上课,所以并没有一间空余的教室可以供我们练习使用,所以我们也只能晚上进行训练。”蔡叶昭回忆道。

蔡叶昭的第一场比赛是代表苏州省参加全国赛,这场比赛在重庆举行,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

“到了重庆的比赛现场,我整个人都是有点懵的,整体的环境与我们练习的环境完全不同,每一个工位都很小,现场人多嘈杂,我只能告诉自己,专注在做面包上” 由于对现场工具不熟悉,蔡叶昭在使用刀具的时候在手上划了道很深的口子,鲜血不断的涌出。“当时裁判都在劝我退赛,因为伤口实在是太深了,但是我当时对于这种疼痛没有任何感觉,只想完成这场比赛,为了不让伤口继续流血,我在手指上缠绕了很多层保鲜膜,就这样完成了比赛”蔡叶昭回忆道。

现场的突发状况并未影响蔡叶昭丝毫的发挥,即使在现场受伤,他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蔡叶昭也正式的进入了国家队。

在第一次比赛完成后,蔡叶昭对比赛的机制开始有所了解。即使第一次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蔡叶昭还是反复对自己比赛的表现进行了认真的复盘,他认为自己的训练强度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成为世界冠军,那时的蔡叶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天的日常就是训练、吃饭和睡觉,那时的他有太多的心酸和汗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蔡叶昭参加了近10场比赛,10进5、5进2、2进1、国际交流赛......每一次的比赛难度都会增加,每一场也都会有些小失误,但都让蔡叶昭的技术竿头直上。

2017年10月,蔡叶昭以中国代表团的身份前往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启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夺冠之路。

即使到现在回想起来,蔡叶昭仍然觉得在当时的比赛中没有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虽然已经参加过很多场比赛,但是在这种世界性的比赛面前还是有些‘打怵’。那么多人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去准备这场比赛,如果我不能获得好的名次,那就太对不起这一切了。”

比赛共分为四天进行,其中有60%的固定作品和40%的随机作品。“其实在做的时候实在是太紧张了,心脏都快跳出来的紧张。对环境的不适应,材料的不习惯,我就感觉到当时的出品不是自己最好的水平,在前两天很多作品都被打了零分,这让我非常的气馁,所以即使后面的艺术面包和丹麦面包等获得了很高的分数,我当时也觉得,可能得不到什么好的名次了。”蔡叶昭告诉我们。

即使到等待颁奖的前一刻,蔡叶昭都还在责怪自己在比赛中的发挥失常,直到有人在他的身上披上了国旗,屏幕上冠军后面写的是Yezhao Cai,国歌奏起的那一刻,他才走出责怪自己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脑中的一片空白。

“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仿佛一场梦,我这几年来的努力,与父母僵持不下的关系,在那一瞬间仿佛全都和解了。”说到这里,蔡叶昭哽咽了。

而蔡叶昭获得烘焙世界冠军这件事情,也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烘焙圈。

04

后世界冠军”的日子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都很难有这样的光辉时刻,坐着国家的包机去参加世界性的比赛,不负众望夺冠归来后国家高层领导人的接见,各大媒体接连不断的采访报道......

▲国家总理李克强与蔡叶昭握手

在耀眼的光辉时刻过去之后,蔡叶昭回归了普通的生活,他不需要再备战,每天每日每夜的练习。如今,他有了全新的身份,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世界技能大赛认定高级讲师、一位丈夫和父亲。

当我们问起蔡叶昭的下一个增量在哪里时,他告诉我们,他从未有一日忘记过感恩,也未有过一刻减少过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可以将自己的技艺和技法传承下去。

目前蔡叶昭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新一届的国家队选手备战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从选手的选拔、培训、参加比赛,都要一一负责。

蔡叶昭的父母也从对他一次次人生选择的不理解到支持,即使是不善言辞的父母也会经常对他说:“你真的很棒”。

平凡的人也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绩。面包占据了蔡叶昭的整个青春,而面包也给予了他的努力与坚持最好的回馈。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