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把普通胰岛素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为什么?了解一下

栗子科普 2025-04-09 19:08:5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1] 国家卫健委.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年第15卷第6期.[3] Novo Nordisk公司产品说明书.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说明书(2023年更新版).

糖尿病就像一个温柔的杀手,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这场与血糖较劲的拉锯战中,胰岛素无疑是糖尿病患者最忠实的“武器”。

可最近,很多医生却建议:把手里用了多年的“老胰岛素”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这是药厂炒作还是真有玄机?

胰岛素到底是个啥?糖尿病又是怎么来的?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细胞大门,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搬进去,变成能量。如果没有这把钥匙,糖分只能在血液里飘荡,久而久之,血糖升高,糖尿病就找上门来了。

糖尿病主要分成两大“门派”:一是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胰岛素几乎没有了;二是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胰岛素还在,但“钥匙”生锈了,打不开门,叫做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的“前世今生”:从普通胰岛素到双胰岛素

在糖尿病治疗的历史长河中,胰岛素的“进化”从未停止。最早的胰岛素来自动物胰腺,后来发展出了人胰岛素,再后来又有了各种“改良版”的胰岛素类似物。

普通胰岛素,也叫“人胰岛素”,虽然帮了不少忙,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起效慢、作用时间短,打针时间不灵活,还容易导致低血糖。

科学家开始“拼配胰岛素”,就像是把两个性格不同的“胰岛素小兵”组合成一个“黄金搭档”,让它既有基础控糖的持久力,又有餐后控糖的迅速性。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到底是啥?为啥它能“C位出道”?

别看名字拗口,其实可以理解为:“德谷”是个慢性子,负责全天候控糖;“门冬”是个急性子,专门盯着饭后血糖。两个一组合,既稳又快,堪称糖尿病患者的“全天候保镖”。

德谷胰岛素(基础型):24小时长效,用于维持一整天基础血糖的平稳。门冬胰岛素(餐时型):快速起效,餐后血糖一有风吹草动,它立马冲上去“灭火”。

这个组合形式学名叫做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但不同于传统的30/70预混胰岛素,它的比例是70%德谷 + 30%门冬,更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白天要快,晚上要稳。

为什么越来越多医生建议换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控糖效果更“贴地气”

研究表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更有效地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尤其适合中国这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饮食结构。毕竟一碗热腾腾的米饭、一块香喷喷的馒头,对血糖影响可不小。

在一项涉及超过3000名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中,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12周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8个百分点,空腹血糖下降超过3.2mmol/L。而使用普通预混胰岛素者,下降幅度仅为1.2个百分点。

低血糖风险更低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让人头疼的副作用。普通胰岛素药效不稳定,容易“猛一下”,导致低血糖;而德谷门冬组合更温和,波动小,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4.7%,而普通预混胰岛素组则高达12.5%。

注射次数减少,依从性更好

原来需要每天四针:两针基础胰岛素,两针餐时胰岛素。现在只需早晚各打一针德谷门冬,方便得多。对老年人或手脚不便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

真实案例剖析:黎叔的“换药”经历

黎叔今年68岁,2型糖尿病十多年,原来用的是普通30R预混胰岛素,一天打两针,午饭后还得补一次短效胰岛素。可即便这样,血糖仍飘忽不定。尤其是饭后两小时高得吓人,有时空腹血糖却又低得发慌。

后来医生建议他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一天两针就够。刚开始他半信半疑,但用了三个月后,黎叔发现自己血糖平稳了,低血糖没了,精神头也足了许多。

中医怎么看胰岛素治疗?

虽然胰岛素是西医的“专利”,但中医也有自己的见解。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肝脾肾三脏失调是主因,治疗讲究“调气养阴,健脾益肾”。

中医在配合胰岛素治疗时,常用黄芪、山药、地黄、麦冬等药材,增强体力、改善胰岛功能。比如有些中成药如“玉泉丸”“参芪降糖颗粒”,就在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使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疲劳感。

普通胰岛素的“隐忧”不能忽视

虽然便宜,但普通胰岛素存在不少“隐患”:

药效不稳定,容易受温度、保存方式影响;

注射时间要求严格,容易漏针;

血糖波动大,久而久之加重并发症风险;

使用体验差,患者依从性低;

高峰时间与进食不匹配,饭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哪些人更适合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1. 血糖控制不佳者:尤其是空腹高、餐后高的人群。2. 工作繁忙者:不能频繁打针的人更适合使用方便的方案。3. 老年人群体:手抖、视力差、记忆力差,减少注射次数有助于安全用药。

4. 曾经有低血糖经历的人: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多发者。5. 有并发症的人:控制好血糖,才能延缓眼底病变、肾功能减退等问题。

如何科学、安全地“换药”?

换药不是一拍脑袋的事,要科学、逐步进行。建议: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渡,一般从早晚各打一针开始;

监测血糖变化,特别是换药头一周要做好餐前餐后血糖记录;

饮食调整同步进行,减少高GI食物摄入;

若出现低血糖,应适当调整剂量或补充碳水。

除了换胰岛素,还要做好哪些事?

胰岛素只是“搬糖工”,真正的“老板”是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少油少糖,主食粗细搭配;

规律锻炼:快步走、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好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糖;

定期体检:监测眼底、肾功能、足部血管等。

总结建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并非“神药”,但它确实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胰岛素组合之一。对于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希望简化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的人来说,是个值得考虑的好选择。

但换药不是人人都适合,必须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结合个人病情、生活习惯、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你是否也在用普通胰岛素?有没有考虑过换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一起探讨这个“新晋明星胰岛素”的真实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