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让汽车煮咖啡的难点不是技术而是责任界定

太古里声浪 2019-06-19 16:50:55

6月18日,在天天在线第五期智能出行沙龙上,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杨昭针对智能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智能化应用的普及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取决于用户习惯。

智能化应用普及需要培养用户习惯

今天我们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车企也纷纷把智能化作为衡量产品的指标之一。不过,在林林总总的智能化配置中,能真正被用户使用的功能却并不多,比如几乎已经成为标配的自动启停功能。

对此,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杨昭认为,我们很多的功能非常好,但不代表很多的用户愿意接触。有些用户愿意去尝鲜,但也有用户希望传统一些。

他说,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在造车之前就开发了所谓的云服务,它的初衷其实非常好,比如说在室外的气温高达40度的时候在家里可以通过手机先让车启动,同时可以设定它的温度,上车的时候车内就是令你最舒服的温度,而不至于在烤箱里坐两分钟。冬天也一样,天寒地冻的时候,你希望车有20度,就可以提前设定。实际上这个功能非常有用,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用户都会用,这是一个用户的习惯问题。

再比如,车载智能系统把很多的功能集纳在一块屏幕上,针对这一设计,就有用户表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杨昭认为,不是说汽车提供了一个功能,用户就会有使用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智能化技术受客观因素影响

事实上,每一项智能化技术的推出都并非仅仅是车企单方面的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车企的智能化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杨昭举例说,以移动侦测功能为例,这在技术上是非常好实现的,如果应用在汽车上,也可以预防车辆的失窃,或者说一些恶意行为。但是到目前为止,这项功能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因为牵扯到的问题很多,比如电费架构、协商成本、隐私等等。

针对这样的功能,可能推出以后用户也能很快接受,但是外部环境制约了技术的应用。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能否根据个人需求在车里煮咖啡的想法,杨昭说,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样,技术上实现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牵扯到法规和责任界定的问题是制约这个想法实现的关键。

0 阅读:4

太古里声浪

简介:与您分享汽车相关科技与生活,还有深度好文和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