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诈骗坐牢7年,出狱再骗500亿,每天2万养情妇!
2017年12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南京”发布了一条不足百字的消息:
“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7年12月26日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消息一出,钱宝网的服务器瞬间瘫痪,但更魔幻的是一场“集体幻觉”正在上演——数万名自称“宝粉”的投资者涌入评论区。
他们坚称警方账号被盗、消息是谣言,甚至有人高呼:“雷哥是被绑架的!”
这种荒诞的信任,与四个月前张小雷在视频中扬言“悬赏十万追捕造谣者”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彼时,他戴着标志性的粗框眼镜,手指镜头,用近乎威胁的语气说:“你这么伤害我的宝粉,我一定会让你痛不欲生。”
没人想到,这场持续五年的“财富狂欢”,最终以创始人自首、信徒们血本无归的结局收场。
张小雷是谁?他如何将一场庞氏骗局包装成“创富神话”,让数十万人甘愿飞蛾扑火?他的故事,要从足球说起。

张小雷的“江湖”始于足球,也毁于足球。
2003年,时任泛美亚公司CEO的他,以“输送中国少年球员赴南美深造”为名,向家长收取每人13万元费用,并对外融资超千万元。
然而,这场“足球梦”实为骗局:小球员被安置在智利一家俱乐部的边角场地,教练毫无资质,生活条件恶劣。
最终,张小雷因挪用资金购买房产、挥霍无度,以诈骗罪入狱,首次尝到铁窗滋味。

出狱后,他并未收手,反而在2012年创办钱宝网,以“看广告赚收益”的噱头吸引用户:缴纳10万元保证金,每天点击广告即可月入过万。
这种年化超40%的“高回报”,很快让钱宝网用户突破2亿,平台流水超500亿元。
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广告主的真实投放意愿几乎为零,所谓的“任务”不过是掩盖庞氏骗局的幌子。
新用户的本金被用于支付老用户的利息,资金池逐渐膨胀成一颗定时炸弹。
张小雷深谙人性弱点,他的“驭粉术”堪称教科书级别。他在微博晒毛笔字、写诗词,甚至亲自下厨做饭,塑造出“有品位、有情怀”的形象。
与此同时,他又以“底层逆袭者”自居,声称要“驯服马云、马化腾”,将钱宝网对标腾讯阿里。

这种反差人设,让宝粉们既觉得他“接地气”,又相信他“有野心”。
他还定期举办高价饭局,主桌席位500元/人,次桌300元/人。
饭局上,他大谈钱宝系的“实业版图”——江北智慧城、老山度假村、亚洲最大甘油公司……参与者争相合影,宛如朝圣。
然而,这些项目多数是空壳:江北智慧城沦为烂尾楼,甘油公司年利润仅千万,足球队资不抵债。
当媒体质疑钱宝网时,张小雷录制视频悬赏“人肉造谣者”,甚至放话:“法律有法律的办法,我也有我的办法。”而对投资者,他又打出“亲情牌”——员工举着输液瓶陪他加班、给投诉用户双倍赔偿并要求合影宣传。
这种“恩威并施”,让宝粉们即便在平台崩盘前夜,仍坚信“雷哥不会跑”。

然而,骗局的窟窿终究无法填补。
2017年8月,钱宝网遭遇挤兑危机,张小雷将其称为“黑天鹅事件”,并启动“救火计划”:频繁举办线下活动、高调宣传实业项目,甚至喊出“宁天下人负小雷,小雷必不负天下人”的豪言。
但一名钱宝高管透露,平台资金直接流入张小雷个人账户,90%用于兑付利息。当新用户增速放缓,崩盘已成定局。
自首前一个月,张小雷罕见地承认:“窟窿堵不上了。”
最终,他选择向警方投案,留下一句苍白的道歉:“由我造成的,我承担法律责任。由他们的贪欲造成的,也要接受。”

讽刺的是,自首当天,钱宝网官微仍在更新,小编被网友封为“年度最敬业员工”。
而那些不愿醒来的宝粉,有的抵押房产投入850万元,有的拉着全家“入坑”,最终血本无归。
张小雷的“商业帝国”土崩瓦解后,留下一地鸡毛:
号称价值200亿的江北智慧城杂草丛生,老山度假村因土地性质违规无法开发。
成都钱宝足球俱乐部拖欠工资、负债7000万,最终解散;警方开通登记系统统计损失,但追回资金寥寥无几。
一名宝粉苦笑:“赌赢了是理财,赌输了是非法集资,我们都懂,只是不信自己是最后一棒。”

法律层面,参考e租宝案(主犯无期徒刑),涉案500亿的张小雷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而他的“信徒”们,有的转向其他资金盘继续“赌命”,有的在维权群中日夜咒骂,更多人则沉默地吞下苦果。
张小雷的两次入狱,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
从“足球骗子”到“网贷教父”,他始终在利用人性对暴富的渴望。
而那些高呼“雷哥无辜”的宝粉,何尝不是这场狂欢的共谋者?
正如他在狱中手写的忏悔书所言:“这种模式不可能持久。”但可悲的是,当又一个“钱宝”出现时,依然会有人相信:“这次不一样。”
张小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骗局的崩塌,更是人性贪婪与盲目的一次集体写照,而且他还尤为喜欢女人,曾花2万每天包养情妇。
如今,他的“宝粉帝国”或许已成历史,但类似的剧情,仍在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