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很多的《无题》诗,有人说这是纪念爱情,也有人说这是表达友情。
这人与人的感情,就像春天的花,开过了,又凋谢了;如春天的蝉,被人养起来,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春蚕能够吐丝,有利用价值;犹如蜡烛,带亮了夜晚的喜悦,却有灯枯油尽的烦恼。
所有的人情世故,终究逃不过世俗,敌不过岁月的洗染。
01
朋友关系,是阶段性的。
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祖辈迁荥阳。
十岁左右,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一家人不得不回到河南老家,靠亲戚接济过日子。
作为长子,李商隐特别懂事,努力读书,还帮人抄写赚点生活费。
到了十几岁,他的文采已经不错了,就积极谋求仕途。
在唐朝,求仕途的方法,除了科考,还需要有权贵举荐。。
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对李商隐特别看好,把他收为弟子,悉心调教。生活上,也对李商隐多番关照。
令狐楚有一个儿子,叫令狐绹,很快就和李商隐成为了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嬉闹。
令狐绹依靠父亲的影响力,很快就步入仕途,也能适度关照李商隐。
李商隐感恩戴德,写下:“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在烦恼的时候,李商隐写信给令狐绹:“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
开成二年,李商隐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举荐的结果。
也就是如此亲密无间的关系,在令狐楚过世之后,就开始消散了。
成年人的感情,都有保质期,就像食品一样,过期了就要扔掉。你若是存放起来,也会有刺鼻的味道,非常难受。
我们遇到的朋友,还会再相遇,但再见不一定是朋友。
人生无常,很多人陪伴你,就是一程而已。至于下一段,也许还会有朋友,同时也会忘记老朋友。
小时候的同学,有一两个是谈得来的,但是毕业后就分道扬镳;一个单位的同事,有一两个很友好,却会调离,或者跳槽,或者单位会倒闭、整合。
人际关系难以永恒,朋友自然如此这般。
02
圈子不同,无法相融。
李商隐离开令狐家,做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还娶了其女儿为妻。
一场普通的婚姻,却让令狐家的人怀恨在心。
在当年,存在“牛李党争”。
王茂元是“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
令狐绹看到李商隐的选择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处处耿耿于怀。
如果你分析一番,会发现:一个人到了圈子里,和朋友的关系如何,要看圈子的态度。
关系网,就像一张明明白白的几何图——情感或者事业、观点、利益等,存在部分交叉、重叠,形成阴影。两个人同时在一个阴影里,才有可能成为朋友,否则就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人。
回头看,你的同学,毕业后,有人去了广州,有人去了上海,有人去了企业,有人去了体制内......每个人都重新去寻找圈子。
有多少同学,还会和你是一个圈里的人呢?也许有,但是不会很多。 就算在一个圈里的同学,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往日的朋友,也像同班同学一样,慢慢改变。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逃不过这样的社交规律。
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利益。圈子和圈子之间,存在争斗。你一出场,就代表圈子的利益,哪怕对方是朋友,也要按规矩办事,别讲人情。
朋友关系再好,一旦不同圈了,那就别频频回头了。谁都为了利益而活,不会在真空里。
03
层次不同,相顾无言。
婚后的李商隐,并没有混得风生水起,只是得到弘农县尉之类的小官,另外就是很长时间,做幕府,为他人做嫁衣。
岳父过世之后,李商隐还很长时间,颠沛流离。
而令狐绹就大不一样了。他累官至宰相,还做辅政大臣。
李商隐也想,通过朋友关系,带着自己往上走,厚着脸去拜访令狐绹。因为令狐绹不在家,他就在墙壁上留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甚至令人把墙壁刮掉。
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变成了需要仰望的人,你还去拜访,就会变成巴结,讨好。滋味不好受。
你看到朋友的脸色,就应该识趣,马上走开。
人是一种环境动物——在不同的层次,会形成不同的格局,思维,社交态度。多数的人,习惯向上社交,起码的平等社交。
飞鸟与鱼,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玩不到一块。鸟到鱼塘,会淹死,鱼到天上,会干死。
就算大家表面上有客套,但是高度不同,一开口就聊不到一块。
就像作家鲁迅,走出多年后,回到老家,玩伴闰土开口喊他“老爷”。着实让鲁迅难受。
无话可说了,还是不见为好,避免各种尴尬。
04
人这一生,太多的感情,相见不如怀念。
走散的人,就不要去找了。毕竟你找回来的,是另一个人罢了。
当然,反目成仇的人,也不要去忌恨,避免重蹈覆辙。
人总是要往前走的,遇见新的人,找到新的工作,去新的地方。
珍惜朋友相处的日子,不负不欠,够了。
至于暮年,总要学会一个人走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