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关最爱找这6类人,4个方法教你如何预防

谈十七 2020-06-12 01:41:2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残疾。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不是很明确,主要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而在人群里,有一部分更容易得类风湿关节炎的人,他们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危人群,这指的目前还没有得病,但比普通人患上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更大的人群。

①其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例如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这一类人比普通人患类风湿关节炎高。

②其血缘亲属中患有其他风湿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易患类风湿关节炎。

③更年期妇女、产后妇女。

④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处于紧张劳累的环境,或者长期吸烟。

⑤居住地寒冷潮湿,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等地。

⑥本人患有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易患类风湿关节炎。

但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遗传病,更不是传染病,不会因为亲属得了病,自己就一定会得病。

对于这一部分高危人群来说,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以下几点,则有助于避免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一:情绪治疗

《黄帝内经》中曾经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精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这样不仅可以祛病,还可以长寿。

因为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和畅气血、理顺气机、强健身体、调节人体的免疫力。

二:睡眠治疗

《黄帝内经》曰“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寐即入睡,寤指醒来,睡眠即是“阳入于阴”的过程,说明了睡眠是平衡阴阳的重要手段。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治疗免疫力紊乱的方法之一,人体生物钟一旦错乱,就代表了亚健康的开始。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到8小时,就有可能导致免疫力紊乱。

长期睡眠不足除了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外,还会出现思考能力减退,判断力下降。因此,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劳逸结合。

三:饮食治疗

中医认为“医食同源”,合理的饮食不仅对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而且还有促进早日康复的功效。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阴、阳、表、里之别。

疾病的性质不同,对食物的性味要求也不同。而且饮食节制,饥饱有度也很重要。为了减肥而不吃饭导致过饥,水谷精微不足,精气津血化生无源,久之,气血亏损,变生他病(例如贫血)。贪嘴过食,“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因此,注重合理均衡的饮食是何等重要。

除了以上几点调养方法外,当发现自己有关节炎症状时(伴随疼痛或晨僵的关节肿胀)或者体检发现类风湿因子、抗CCP、AKA、APF、ANA阳性时,应当及时就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