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讲正常的出汗吧,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不一定就是有问题,如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体排汗量有所增加是很正常的,另外活动后,如运动、家务、劳作等,体内消耗了能量,热量往外排出的时候,也很自然会流汗。但如果既不是天气炎热,又不是运动后,也没有情绪饮食等诱因,在同等条件下别人都没有出汗,就自己出汗多,那就要考虑有没有健康的问题了。特别是当汗出影响到正常生活,那就属于不正常的出汗了。
出汗虽然是汗腺的事,调节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其中与内分泌的关系尤为密切。
那哪些内分泌情况可引起出汗问题呢?
糖尿病 糖尿病因为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控制汗腺分泌的神经受损,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容易出现汗多。糖尿病汗出多的特点是容易出汗,甚则动则汗出,出汗程度比较严重,吃顿饭、做点事常常是满头大汗,稍一紧张就汗流浃背,即使是气温不高的情况下也是这样。汗液多有怪味,质地也较为粘稠。
糖尿病低血糖时,也会出汗,一般发生在餐前或夜间,可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手抖、饥饿感,监测血糖偏低,进食后症状可缓解。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代谢增强,也可出现多汗,表现为全身皮肤温暖湿润,怕热,伴有颈前肿大、突眼、心悸手抖、急躁易怒、体重下降、腹泻等。当然,如果甲状腺出现功能减退,又会出现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少汗,甚至无汗,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来明确诊断。
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绝经后,受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也可以出现多汗,表现为阵发性烘热后,病人常描述有一阵热气往上冲,随后出一身的大汗,且多伴有心悸、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月经紊乱等。
出汗过多,中医如何滋补呢?
下面奉上两例体质食疗方:
淮山百合乌鸡汤
功效:补益肺脾,滋阴止汗,适用于阴虚内热的人群。
材料:乌鸡半只、山药、百合各20克,红枣3枚,生姜3片。
做法:将乌鸡洗净去内脏切块,焯水去沫;药材洗净;乌鸡和药材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2小时即食,每周食用1-2次。
黄芪浮小麦粥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止汗,适用于肺脾气虚的人群。
材料:粳米100克,黄芪、白术各15克,浮小麦30克。
做法:取药材洗净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然后将粳米放入药汁中煮粥,熟后服用,每周食用1-2次。
最后温馨提醒:出汗异常,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很多是功能性疾病,中药食疗调理有疗效。但最好还是先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转自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