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调去接替邓华职务,有点不情愿?上级:有什么困难,可以提?

从阳化石 2024-05-01 07:43:53

1945年,“七大”结束后,前来参会的各根据地干部,一批批重返前线,在晋察冀工作多年的罗元发也迫不及待想前去,可在延安开会的老首长聂荣臻,以及党校彭真校长找他谈话,让他留在延安担任教二旅政委,接替邓华。

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一心想回抗日前线的。可没想到,2天后朱老总也找他谈话,说明留在后方的重要性。

把他调教2旅还有其他原因吗?

我们来了解一下教导2旅。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下辖部队,由军区第一、第五、第九和第34团以及独立团、骑兵团组建而来,可谓是齐装满员。组建这支部队的用途就是,开服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

尽管1944年还处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并不平静,国民党军不断制造摩擦,对于敌人的挑衅,不能不防,必要时发起反击。因此晋察冀军区组建一支机动旅,编为教导2旅,开赴延安,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129师太岳军区抽调部队,由王近山带队奔赴延安,担任新编第四旅旅长,政委是徐立清。调冀鲁豫军区杨得志部前往延安,教导第1旅旅长;以及晋绥军区的358旅

这四个机动旅都是从前线各根据地调来,作战经验丰富,划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

部队根据指定地方驻防,实际战斗任务并不多,主要是以防止敌人袭击为主,必要时歼灭进犯之敌。因此,旅首长在这段时间到党校学习。

邓华担任教导2旅政委好端端,怎么会让罗元发接替呢?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原因,第一,邓华或许要跟着聂老总重返晋察冀军区工作。有人或许会说这不对,上级调他跟林总去山东任职,后接到命令改到去东北。实际上这是抗战结束后了,而且在奔赴山东路上,都还不知道要去东北,当出关第一将领曾克林到延安汇报后,邓华才跟着去东北的,那是在1945年9月。

第二,旅长与政委的关系历来紧张,黄与邓俩人都是红军团出身,过去多次搭档。土地革命时期,俩人在红1师担任团长、政委,在工作上分歧不小。抗战开始后,部队改编为115师343旅685团俩人再次搭档,或许是分歧较大,最终黄被调离,杨得志接替团长,邓华担任政委。没多久,邓华调任独立团与杨成武开赴晋察冀创建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俩人又都在晋察冀军区任职,但交集不多。邓华在冀东开辟新区后,调新组建的第5军分区司令兼政委,后调4分区担任司令;黄长期在第三分区任职。

1944年,上级要晋察冀组建机动部队开赴延安,或许因为俩人多次搭档,再次被调去搭班子。抵达陕甘宁后,2旅驻守延安洛河川地区。邓华在2旅几个月后,调去党校学习,依然担任旅政委。

随着七大结束,上级或许考虑旅领导班子的问题,才将其调整,这样有利于部队工作。

罗元发过去是晋察冀军区1分区干部,跟着杨成武打了不少硬仗。从1937年底来到晋察冀,到1944年调去延安,战斗7年之久。调他担任旅政委,因为他的资历够,而且也是晋察冀军区的干部,便于领导和开展工作。

实际上,罗元发内心是非常想到前线的,根据当时的形势,陕甘宁就是后方,没有大战事,主要就是防御为主。对于在前线工作惯了的他,怎么能安下心留在后方。可是聂老总、彭校长都给他谈过后,他虽然表示服从命令,可“心有想法”。

没几天,朱老总也找他谈话,告诉他后方的重要性,敌人不断制造摩擦。问他接替2旅政委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此时,老总都过来谈话了,还能有什么困难和想法,表示服从安排。让他感到更意外的是,毛主席也找他谈话,说了当前的形势,把此刻比作“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随着抗战结束,随着形势的发展,胡宗南对陕北发起进攻,罗元发也真正投入到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去了。

3 阅读:208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