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立12所本科院校。其中包括拟同意设立湖北三峡航空学院。
这意味着,这所已筹建长达10年之久的航空类高校,终于拿到了教育部的“准生证”。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筹建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2015年,湖北宜昌市着眼于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提出要投资20亿筹建三峡航空学院的计划。
2017年,该事项获得湖北省政府的支持,并将该事项申报到教育局,拟定校名为“三峡航空学院”。
2018年,在教育部最终公布的“获准名单”中,三峡航空学院遗憾“落榜”。
2019年该校的筹建再次传出消息,并且开工建设,拟定校名却由“三峡航空学院”变更为“湖北航空学院”。
2021年,新校区建成交付,然而该事项却没能通过教育部的审查,最终没能按原计划在当年开启招生。
此后,新校区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曾一度借给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使用。
没想到沉寂了三年多后,形势一下子峰回路转,获得了教育部的审批,并有望在2025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
湖北三峡航空学院是湖北省筹建的第一所航空类高校,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学校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科教路以北、修远路以东,规划校园建设用地1100亩,可容纳全日制学生1.3万人。
根据官方介绍,该校以工科为主,以管理学科为特色,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服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及航空服务产业人才,目标是成为民办“双一流”本科院校和全国知名航空院校,主要开设飞机类、航空发动机类、电子电气类、机械工程类、民航运输类、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教学类专业。
虽然只是一所民办高校,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办学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有政策支持。《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对宜昌发展低空经济、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等提出要求。而宜昌市也制定了《北斗规模化应用先行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提及支持将低空服务管控平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等9个项目纳入省级低空经济项目库。
第二,有产业基础。猇亭区凌云民用航空产业园、斯塔娜航空产业园、远安县、点军区的装备制造企业等,这些产业基础让宜昌在切入低空经济赛道时更有优势,也为湖北三峡航空学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提供了基础支持。
第三,有算力支撑。宜昌点军区围绕“芯池神网”产业主线,正全力打造华中规模最大、类型最全的综合算力集群;已建成北斗时空大数据底座、北斗时空融合编码(中部)中心2个北斗产业底座,为低空经济导航通信奠定了基础。
第四,有应用实践。2015年宜昌就开始布局临空经济,《宜昌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及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5-2030年)》布局枝江、长阳磨市、五峰长乐坪、兴山榛子乡、夷陵区百里荒、秭归云台荒六大通用机场,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第五,有教学支持。宜昌已建有海航航校,现在是国内仅次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第二大培训机构,是全国培训资质最全的航校之一,培养飞行员1300多名,分布国内50多家航空公司和通航单位。湖北三峡航空学院将依托海航航校的技能教育优势开展教学建设。
所以湖北三峡航空学院在本地是有非常庞大的对口产业支撑的,并且还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蓝海”赛道,学校和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可期,考生和家长不妨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