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钟国栋:匠心仁术写大爱显微妙手铸医魂

中国山东网菏泽 2025-04-30 23:43:30

凌晨四点,菏泽博爱医院钟国栋的办公室仍然亮着灯光。此时的钟国栋指尖反复摩挲着X光片,台灯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墙上微微晃动。三十个寒来暑往,这样的场景无数次上演,桌上的台灯仿佛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寂静的深夜里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它照亮的不仅是诊断报告上的细密文字,更是无数患者绝境逢生的希望。

4月28日,人民大会堂的镁光灯下,“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沉甸甸地挂在钟国栋胸前。这份荣誉,是他三十年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的勋章。

钟国栋与医学的缘分,早在儿时便已悄然种下。记忆中,父亲背着药箱叩开一扇扇求医的门扉,成为他最深刻的画面,也在他心中种下了医者仁心的种子。

“我是喝着家乡的水长大的,这里的乡亲们更需要我。”1995年,从泰山医学院毕业的钟国栋,本可以走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开启优渥的职业生涯。然而,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以三十年扎根基层践行“回报乡亲”的初心。

“钟大夫,要不是您,我哪还有现在的好日子啊!”不久前,东明县的逯合囤又带着自家新摘的瓜果,脚步匆匆地迈进钟国栋的办公室。袋子里,清甜的果香,藏着跨越二十年的感恩。

时光回溯到二十年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钟国栋刚刚休息下来,此次一通急促的电话打来:“有位病人,危在旦夕……”话还没说完,钟国栋便冲门而出,顶着狂风暴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回忆起当时情形,钟国栋至今难忘。左腿血肉模糊,破碎的骨头与撕裂的皮肉惨不忍睹,担架上的血迹混着雨水,洇湿了大片地面。得知患者家境贫困,连基本诊疗费都难以承担,钟国栋果断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先救人!”

手术室里,无影灯下,他和团队全神贯注,双手灵巧地操作着手术器械,汗水不断从额头滴落,浸透了手术服,最终,经过十个小时的紧张奋战,他们终于成功保住了逯合囤的左腿。

此后每年,逯合囤都会带着自家瓜果前来致谢,这份跨越世纪的医患情谊,也成为了钟国栋办公室最珍贵的“奖章”。

同样镌刻在医学史上的,还有2016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普通的午后,3岁患儿左腕被饲料粉碎机绞烂,急诊室里哭喊与泪水交织,绝望蔓延。钟国栋即刻带队投入抢救,在10小时手术中精准吻合直径0.3毫米血管,并创新实施康复方案。半年后,患儿左手不仅能抓握,还能举起哑铃。这一病例成为2018国际显微外科会议“最佳病例”,至今仍是经典教案。

在显微骨科“毫厘定生死”的领域,钟国栋总是说:“医学靠的不是畏缩,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技术的苛求,更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书写下多项“菏泽首创”——他牵头成立的菏泽市显微骨科,填补了鲁西南13项技术空白,创建了“齐鲁工匠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百余名专才,让菏泽手足显微外科技术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在创造医学奇迹的同时,钟国栋始终心系家乡百姓。为了让更多菏泽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医疗资源,他与手外科泰斗顾玉东院士共建工作站,建立“院士专家双周坐诊”机制,让菏泽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诊疗服务。

作为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钟国栋积极推动“三级医院技术、二级医院收费”政策落地,大幅降低手足外科手术费用,惠及万余农民工家庭。此外,其领衔的研究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成果在23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真正实现高端医疗资源下沉,用仁心仁术守护家乡人民健康。

在钟国栋看来,劳模精神既要“精于工”,更要“匠于心”。为此,他牵头组织开展了菏泽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大赛让从业者深刻体悟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整个行业持续注入新活力。

如今,在菏泽这片热土上,钟国栋就像一位执着的守护者,用匠心仁术书写着大爱,用显微妙手铸就医魂,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绽放医学光芒。

通讯员 孙安琪 报道

0 阅读:1

中国山东网菏泽

简介:在这里,感知菏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