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是最漂亮的花,也是菏泽最突出的优势。”第一次到访菏泽的瑞典《北欧时报》副主编赵娟说,一路走一路看,见证了“宇宙中心”曹县林木和汉服产业的蓬勃发展,领略了牡丹花和工笔牡丹画的魅力,还尝到了好吃又好看的牡丹糕点,感受到牡丹在菏泽的无处不在以及牡丹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对“中国牡丹之都”菏泽有了更多认识,还在采风走访中拍摄了众多牡丹花的图片和视频,以便更好地向海外朋友推介菏泽牡丹。
四月的菏泽,千亩牡丹竞放,世界目光聚焦。来自瑞典《北欧时报》、匈牙利《世界中国》、新加坡《海峡时报》、东京新闻、西日本新闻社、越南中央电视台、越南通讯社等5国的十余位海外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牡丹之都”,开启为期三天的文化探访之旅。从曹县汉服产业到工笔牡丹画,从牡丹深加工产品到国际传播论坛,记者团以牡丹为媒,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创新融合,向世界传递菏泽的独特魅力。
海媒聚焦一:曹县是座了不起的城
在曹县,海外媒体团深入探访了木雕、汉服、非遗等多元产业,尤其对曹县汉服产业的快速发展赞叹不已。
在曹县云龙木雕基地,外国记者们被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深深吸引。木雕屏风、挂屏、牡丹木雕、神龛、罗汉、佛像以及各种家具雕刻装饰组件,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充分展现了木雕技术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他们每到一处,都认真观摩询问作品的名称和背后的故事,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更是毫不犹豫地拍照留念。
在有爱共同创业基地和e 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家架起摄像机,记录下琳琅满目的汉服样式和种类。汉服展厅内直播卖货的场景让大家再次聚焦,纷纷采访直播人员销售情况和从业经历,当了解到曹县汉服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打造设计、生产、加工定制等全产业链条,并占据中国汉服市场近六成份额,是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大家对曹县纷纷点赞,赞叹曹县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城。
记者团还参观了曹县“江米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遗“江米人”的制作过程更让外媒领略到中国民间技艺的匠心传承。
海媒聚焦二:工笔牡丹画是牡丹的另一张名片
“牡丹还能这样表达!”在巨野县书画院,记者团目睹了工笔牡丹画的创作全过程。画家笔尖游走、白描勾勒、色彩晕染间,一朵朵牡丹跃然纸上。海外记者们被画家们的专注和才华所打动,纷纷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记者们还深入了解了巨野县工笔牡丹画产业的发展情况。
作为“中国工笔画之乡”,巨野工笔牡丹画是当地的文化瑰宝,这些画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多次亮相人民大会堂、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场合,如《花开盛世》《锦绣春光》《冠艳群芳》等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巨野县依托“中国工笔画之乡”的产业优势,推出“工笔牡丹画公益培训+妈妈岗技能提升”赋能计划,培养了众多农民女画师,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残疾妇女等群体实现“执笔创收”。
工笔牡丹画如今已成为菏泽牡丹的一张靓丽名片,工笔牡丹画和牡丹花的相互成就之美,让海外记者们深刻了解到牡丹文化的价值。
海媒聚焦三:牡丹产品,一朵花的“跨界”奇迹
总占地1600亩的曹州牡丹园内,五颜六色的牡丹与众多身穿汉服的游客交相辉映;清风拂过,一朵朵牡丹花摇曳生姿,雍容华贵又不失“野性”之美,给人一种极具震撼的视觉盛宴。
“菏泽的牡丹太棒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颜色、这么多品种的牡丹花,特别惊艳!”欣赏着牡丹花,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林子堒徜徉在牡丹花海之中,盛赞牡丹美不胜收。
在曹州牡丹园领略完牡丹花海的魅力后,记者团一行又来到尧舜牡丹产业园继续探寻牡丹产业。
在尧舜牡丹产业园,记者团一行听取了工作人员对牡丹产业的详细介绍,了解牡丹籽油等生产过程,并现场观看了牡丹籽油、牡丹茶、日化用品等牡丹产品。当了解到牡丹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做熏香,以及菏泽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后,大家真正被牡丹所折服。
“第一次接触到以牡丹花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产业发展。没有想到菏泽牡丹产业如此丰富,从观赏、书画到木雕,从食品、保健品到化妆品等等,牡丹让菏泽令人印象深刻,牡丹让菏泽独具特色!”西日本新闻社中国总局总局长伊藤完司说。
海媒聚焦四:牡丹为媒,向世界传播美好
作为活动重头戏,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同样让海外媒体记者们印象深刻,尤其对菏泽致力于让牡丹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美丽特使这一行动点赞。
论坛上,好看又好吃的牡丹造型糕点让记者们惊叹不已,大家走进位于定陶的稻香村食品车间探寻牡丹美味。一进到展厅,采访团便被各式各样的牡丹糕点所吸引,引发大家的拍摄热潮。
稻香村牡丹系列糕点在造型设计上,参照菏泽牡丹的9大色系与10大花型,手工打造出栩栩如生的牡丹造型糕点,巧妙融合艺术美感与文化特色;口味开发方面,创新推出“陈皮牡丹”“冰沙牡丹”“青稞红豆牡丹”“桂花蜜柚牡丹”等系列产品,让游客不仅可以在菏泽赏牡丹还能品牡丹,牡丹造型糕点已成为菏泽特色的“城市伴手礼”。
匈牙利《世界中国》摄影记者维克多在糕点师傅的指导下,现场动手做起了牡丹糕,按扁面团、加入馅料、模具定型,制作出一块栩栩如生的牡丹花样式糕点。“第一次做中式糕点,是一次特别的体验。牡丹花糕点很漂亮,味道更好。”维克多说道。
牡丹为媒,传播美好。在短短三天的采风中,各国记者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到了牡丹的魅力,菏泽的热情,也通过牡丹,让海外媒体记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菏泽。
大众网记者 李威 崔智琪 苏鑫 王硕 菏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