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这种拥有悠久历史且至关重要的有色金属,一直以来在农业和工艺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它更是成为电力和机械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在这个信息和通信的时代,铜依旧保持着其作为关键原料和媒介的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全球超过一半的铜供应流向中国,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这是为什么呢?
相较于银,铜的价格更为亲民,但其在性能和用途上却毫不逊色。铜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极为出色,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电力、交通等行业深受欢迎。可以说,我国重点发展的众多领域,几乎都离不开铜的支持。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电车逐渐成为了主流交通工具,这也使得铜的需求急剧上升。电动机以及各种零部件的生产都离不开铜的支撑,没有铜,这些行业几乎无法生存。除此之外,从制造冰箱、空调等日常用品,到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光伏产业、清洁能源等高科技领域,铜的身影无处不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铜资源的供应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型铜矿资源相对稀缺,开采难度也较大。目前我国铜矿储量大于250万吨以上的矿床屈指可数,而这些矿产大多位于丘陵地带,不仅开采条件艰苦,经济价值也相对较低。仅有约25%的矿山能够实现盈利,这无疑加剧了铜资源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