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是旱是涝,就看三月十五”,今日三月十五,今年会旱吗?了解下。
随着农历三月十五的到来,谷雨节气也就不远了,此时农民朋友正在忙着进行春种,为的是要让庄稼作物赶在谷雨之前出苗。因为谷雨时节到来后,各地降水就会增多,正好为庄稼生长提供水分,能够确保庄稼正常生长。而这也符合民间的说法,那就是“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此外,对于农历三月十五而言,民间还一直有“是旱是涝,就看三月十五”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三月十五,有何预兆?今年会旱吗?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根据农历三月十五的天气情况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旱涝情况。
具体来说,如果三月十五这一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干旱,雨水较少;而如果三月十五这一天有降雨,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比较湿润,降雨较多。
晴天预示干旱:俗语“三月十五一日晴,水田干涸地不生”和“三月十五晴,夏季旱无雨”都表明,如果三月十五这一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干旱,缺乏雨水,这样就会导致接下来的田地出现干旱,进而对庄稼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降雨预示湿润:相反,如果三月十五这一天有降雨,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比较湿润,降雨较多。这种湿润的天气有助于缓解旱情,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因为俗语有云“三月十五云遮月,三伏天里雨水多”,其意思就表明这天阴雨天,会增加伏天的降雨量。
当然,降雨量的增多并非是好事,因为这样会增加涝灾的发生,因此也需要农民朋友警惕这种天气变化。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民间其实还留下了很多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热了三月半,三夏火烧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十五(三月半)这一天出现了大晴天和高温天气,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天可能会非常炎热,甚至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具体来说,“三月半”指的是农历三月十五,“三夏”则是指夏季的三伏天。而这句谚语很直观的说出了三月十五这天的天气,会影响三伏天的气候情况,而且是这天晴天,预示着未来会出现干旱。
三月十五雨淋头,沥沥啦啦到芒种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十五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雨水就会比较多,甚至可能会延续到芒种时节,而这也意味着今年夏季的雨水多,不会出现干旱的情况,这对于庄稼生长来说就会比较有利。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今年的三月十五这天,多地以阴雨天为主,尤其是南方地区,还将面临大暴雨、大冰雹的情况,而北方地区则以大风多云为主,这意味着今年夏天很可能雨水较多,大概率不会出现旱情,这对于庄稼生长有利,只需农民朋友注意预防涝灾出现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还处于早春时节,如果降温太过严重,就会诱发“倒春寒”的天气出现,而倒春寒相比旱涝天气来说更加危险,因为倒春寒会直接导致庄稼作物被冻伤,难以出苗,也就是会被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就会导致误了农时,庄稼难以丰收。因此,就需要大家密切关注气象预报的变化,以便及时做好预防准备,减少庄稼损失。

总之,今天就是三月十五了,是晴是雨大家也都知道了,而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农谚来预测未来的旱涝情况了。当然,农谚存在局限性,大家也要理性看待这些说法。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十五的天气情况了。话说,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你们那边是晴是雨?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