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暖如三月!30年极暖“三九天”出现!2024年有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三九”暖如三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九”的天气比较暖和,就如同农历三月的天气一样。
据1月8日,国家气象总局发布的2023年气象数据显示,全年气温偏暖。自2024年进入三九之后,由于受西风带暖脊的影响,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候偏暖,一些地方的最高气温达到了十度以上,“三九”暖如三月,是近30年最暖“三九天”。
老话说“一九冷,二九寒,三九冻破脸”,在三九出现暖如三月的天气,对于2024年的天气和年景,又有哪些影响?看看民间的农谚咋说?

三九暖烘烘,正月冻死狗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三九天比较暖和,到了来年正月,天气会非常寒冷,人们用夸张的“冻死狗”,来形容正月的寒冷程度。
冬季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西伯利寒潮活动频繁,尤其是到了三九,西利亚寒潮更为强势,降雪增多,天气变得非常寒冷。
按照正常的天气变化规律,三九应该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此时,如果天气比较温暖,也就说明西伯利亚寒潮势力不强,随着冬至后,太阳直射回归北半球,到了三九回暖快,天气显得比较暖和。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气会持续回暖,当西伯利亚寒潮来袭时,会出现断崖式气温下降,导致正月还出现“冻死狗”的极寒天气,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在民间流传着“三九日头笑,三月倒春寒”的说法。
“倒春寒”是春季容易出现的极端反常天气,会出现短暂的极寒天气,造成春季返青庄稼和果木的冻害,造成减产甚至于绝产。

三九暖烘烘,七九不开河
老话“三九冰上走,七九开了河”。如果三九天气暖和,没有出现冰上走的天气,到了七九,天气反而会比较寒冷,冰冻的河面没有融化,预兆着天气出现了异常,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天气走势。
老话说“三九天不寒,惊蛰地不开”,“三九暖烘烘,天干到清明”。三九天不寒冷,到了春耕春种的惊蛰,冰冻的大地还没有开冻,就会影响春季播种,影响粮食产量。三九天气暖和,接下来的春天,雨水也会非常少,干旱的天气会持续到清明,而影响春季庄稼生长,造成粮食产量减产。尤其是在看天吃的年代,出现这样的天气,人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困难,遇到饥荒年。

三九河不封,寡妇也发愁
老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到了三九大地封冻,河面结冰,人们就可以在结了冰面上行走,此时可以说是天寒地冻。
“三九河不封”,说明三九天气暖和,河面还没封冰,不符合“三九冰上走”的天气特征,天气出现了异常,就会影响庄稼生长,导致粮食出现欠收,会是一个不好的年景。
“寡妇也发愁”,在农耕社会,人们都是靠劳作,来维持生活。遇到不好的年景,家中缺少劳力的寡妇,就会为以后的生活发愁。
在民间也流传着“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的说法,都是因为三九不寒冷,而出现饥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