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最忙到黯然离场,再见“东部彩虹”广州BRT

懿浩国际趣事 2025-02-27 22:30:42

从“挤到怀疑人生”到“车厢能跳舞”

2010年,广州BRT横空出世,头顶“亚洲最繁忙BRT系统”的光环,日均客流一度突破75万人次。这条被称作“东部彩虹”的快速公交系统,曾让中山大道的公交车速提升84%,社会车辆提速28%,还拿过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等国际大奖。然而,15年后的今天,BRT日均客流暴跌至26.6万人次,多条线路官宣停运,市民的吐槽却铺天盖地:“专用车道空荡荡,社会车道堵成狗”“上下车像爬山,BRT变‘慢速公交’!”

现在BRT车厢里空得能跳广场舞,日均客流只剩不到三成。有老街坊感慨:“以前上车要‘贴烧饼’,现在座位随便挑,反倒觉得心酸。”

停运真相:不是BRT不行,是时代变了

此次停运的B1快线、B13等6条线路,直接原因看似“客流下降”“功能重叠”,实则折射出城市交通格局的剧变:

1. 地铁碾压式胜利:五号线、十三号线等与BRT走向高度重合,地铁时速35-40公里远超BRT的20公里,市民用脚投票;地铁又快又准点,年轻人早就不愿在路面堵着。有上班族吐槽:“BRT说是‘快速公交’,结果地铁都到站了,它还在红灯前排队。”

2. 电动自行车“截胡”:短途出行被“电鸡”分流,BRT“最后一公里”短板暴露无遗;

3.自己人也“内卷”:高峰期快线、分流线越开越多,结果非高峰时段发车间隔拉长到10分钟。有网友毒舌:“BRT现在像‘薛定谔的公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班什么时候来。”

拆不拆?街坊吵翻了

- “拆”派:

“BRT车道非高峰就是浪费资源!”“把车道还给社会车辆,至少能缓解三成拥堵!”

- “留”派:

“暴雨天地铁淹了怎么办?BRT可是保命线路!”“优化比拆除更明智,学学成都改智轨也行啊!”

专家则建议折中方案:高峰保留BRT专用,平峰开放社会车辆通行,或转型为“公交+应急车道”多功能走廊。而广州交通部门目前表态谨慎,仅称“优化线网布局”,尚未提及拆除计划。

BRT给城市上了一课

这条“东部彩虹”的兴衰,藏着城市发展的密码:

- 高光时刻:它曾让公交快过小汽车,每年减少的碳排放能种下一片森林;

- 现实困境:当地铁成网、“电鸡”遍地,专用道反而成了灵活性的枷锁;

- 未来悬念:或许BRT车道可以夜间变身“夜市专线”?或者装上智能灯控秒变“潮汐车道”?

就像老广们常说的:“时代要淘汰你,连声招呼都不打。”BRT的故事提醒我们:城市交通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停追赶潮流的奔跑者。

你坐过哪条广州BRT线路?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故事!



0 阅读:8

懿浩国际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