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也要吃!上虞边界藏着你没见过的彩色美食

不老仙 2018-01-26 10:18:25

大糕也叫印糕,说起这个词,回想起来的都是小时候在各种场合吃到的白色糕块,上面盖着一层红色的粉,写着些吉祥的字眼。或许是每个人口味不同,我总觉得这样的印糕并不美味:白米糕身又干又粗,豆沙也过于甜腻,小时候的我最多把豆沙挑空吃完,剩下的也就不管了。

记忆中的童年时的印糕,图片选自网络

遇见这家大糕店很偶然,本来我们是去上虞永和镇的麻岙水库拍摄冬捕的,结束时,同事说附近有家不错的大糕店,他外甥女很喜欢吃。于是车子拐了个弯,开了几分钟,就到了店门口。

这家位于上虞边界的阿雷大糕店在余姚梁弄镇境内,途中经过景色清幽的四明湖,听说由于前段时间本地媒体的报道,四明湖一时间增加了很多周末驱车游玩的人。如果闲来无事,来这里吃吃大糕,看看风景,想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阿雷大糕店的各种大糕都由女店主亲自制作,招牌和手艺都是从她妈妈手里接过来的,到她这里,已经稳稳当当经营了五六年。

与别处的大糕不同,初尝时就会觉得这里的大糕口感更软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雷大糕的口味多样,有白米、黑米、草莓、艾草、玉米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要求店家制作。

各种口味的大糕都由相对应的水果、谷物研磨而成的粉制作。原料细腻无杂质,才能保证大糕的口感更加可口。

-制作-

筛粉:把准备好的糕粉,用筛子筛一遍,过滤掉杂质。

雕空:把大糕框里的粉刮平,在糕面上挖出凹塘16个。

加馅:在各个凹塘内加入豆馅。馅料是店主自己制作的,加馅这活需要熟能生巧,不能太浅,不能太满,一勺下去刚刚好。

盖粉:用筛子轻洒一层薄薄的糕粉,盖住馅料为止,再用工具刮平。

加印:在印板模子里抹一层糕粉,使糕面留下糕粉图案。

店家有好几块印版模子,最近常用的是“吉祥如意 ”、“恭喜发财”,刻着的都是寓意很好的字眼。

切糕:用利刀把印糕按横、竖方向割开。

上蒸:脱框,将生糕坯连同蒸垫放入笼屉,置旺火上足汽上蒸约十分钟即成。

蒸大糕用的是煤气火,满满的一罐煤气,也只够蒸这样的11炉。

刚蒸好的大糕散发着热气,看着很诱人。

刚出炉的大糕被翻转过来,一张张抵上清洗干净的粽叶。

贴好粽叶的大糕会再被翻转过来,装进盒子里,到这里,大糕完整的制作过程才算完成了。

大糕有专门的包装盒,一盒16只,送人或者自己吃,都是不错的选择:好看又好吃。

-味道-

说起阿雷大糕生意最忙的时候,大概是每年的上半年,尤其是端午节前后,“毛脚女婿”或者女婿上门必须挑大糕,送到丈母娘家去。以前是几十箱,现在比较考究,都是上百箱起定做的,这就是“望端午”的习俗。

阿雷大糕需要提前预定,每天售出的货都是当天现做的,做好了,拿去发快递,碰上大订单,就会亲自送去。生意一直很稳定,忙的时候更是整日整夜地忙。

大糕算是梁弄的特色,整个梁弄做大糕的有200多家,有营业执照的却很少,我们去的这家阿雷大糕不仅有营业执照,而且大糕味道也很好。对比很多网上的照片,会发现这里的大糕小巧精致,蒸了不易变形。

掰开一块尝一尝,馅料甜而不腻,糕身软糯,还带着一股谷物的清香,很天然,也很绿色。

大糕口感最好的时候是刚出炉的时候,如果冷掉了,再热一热,也一样好吃。如今手工制作的民间食物越来越少见,大糕是很多人记忆一部分,它饱含传承和创新,不变的是情怀。

3 阅读:411

不老仙

简介:发布各种类型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