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AI写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我们还有必要写作吗?

三自国学 2025-02-08 12:04:59

每天分享国学智慧。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打开手机、电脑的应用市场,会发现,各种AI写作软件,让人眼花缭乱。

我个人也曾尝试过用AI来创作,不过,很快就放弃了。

说实在的,我近年来因为破情执的缘故,整个人被理性占据了主导,本身风格就挺接近AI的。

偶尔有读者朋友提出善意的建议,可我心里明白,也非常清楚,阅读量起不来,与文章缺少人情味有很大关系。

刚开始那会,选择了情感领域,其实数据还不错,好多文章都是上万的阅读量。但后来我追问自己写作的目的究竟是啥?

尤其当深入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我意识到,单纯的流量对我而言,并不是首要的目标。

试问,各位的生活中,真的缺少情感么?!我发现,的确有太多人生活在对情感的渴望之中,包括我自己。

年轻的时候,由于亲情的缺失,近乎失心疯地在外面追逐着种种感情。哪怕来自他人一句温情的称呼,一声不知真假的关切,也恨不能肝脑涂地,以身相许。

内在匮乏的人,就是这样的卑微。

当我意识到,外在的求取,并不能填补心灵的空洞,如若不能唤醒自己内在的能量,激发不出对自我的珍爱,一切都不过是徒劳。

我开始转向,试着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我停止无谓地消耗自己宝贵的能量,停止无底限地取悦他人,减少无意义的社交后,我用很多时间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去阅读高能量的书籍,去梳理自己的想法,然后用文章表达出来。

我发现,愿意看这类引发思考的文字的人,少之又少。

有时费尽心思,查资料,组织语言,花好几小时写出来,自认为还不错的文章,还比不上人家用AI三秒钟炮制出来,再用三分钟搞一个有噱头的标题的文章阅读量一个零头。

也曾崩溃过,躲在被窝里,拖延着不肯起床,害怕打开电脑,看到那惨淡的数据。

不过坚持了一段时间,虽然外面的收获甚微,但内在却发生着质的变化。

别的不说,现在别人的态度,已经无法左右我的决定。

我甚至想建议每个人都开始写作——当然是用自己的手和心写。这里面的利益,大到无法任何物质衡量!

我并不反对科技进步,也无意否定AI写作。对于写小说,写故事的人、纯粹以变现为目的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很明智的选择。

不过,若是想真正想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须自己写。

原创写作,在我看来,至少有三大好处:

1、锻炼深度思考能力

AI写作快归快,但我们自己的脑力却得不到锻炼,这真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哪怕写再多,赚再多,可干的,不过是帮资本训练AI的活儿。真正遇到事,依然束手无策,还得去求助AI。就想问一句:如果事事靠AI,你究竟是自己活着,还是AI在帮你活呢?!

经常写作的人,无形之中深度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看问题能看得更透彻,解决问题思路更丰富。

2、开阔视野,提升认知

原创写作必然倒逼输入。要写出东西,就得先吸收知识。

这个过程中,需要看大量的书,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大脑皮层神经受到良性刺激,连接得以建立、认知能力自然加深。

3、格物致知,开启智慧

这一点才是我们做所有事情最根本的目的。

人生,不论选择做什么,写作也好,工作也罢,增加效率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向深层追问,激发内在的能量,开启内在的智慧,让思想更通达,活得更通透,最终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

AI只是工具,是来帮助我们到达更高人生境界的。

有人把它当作了仇家,有人却又迷失其中,都是错误的态度。用AI来做那些繁复无意义的事是极好的,可如果让AI成了我们生命的替身,岂不可悲?

AI始终是AI,它的水平提高,无限接近人类,是它的进化目标;

我们呢?是用好AI这个工具,还是被AI所用呢?

更多精彩:

国学智慧:写作、工作,重在积累,点滴之功,终将汇成人生之河流

国学智慧:OpenAI,Deepseek,我们要的高效实现了,然后呢?

国学智慧:和光同尘趣解,其中竟隐藏了2个秘密?事关永生​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