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口吃,我们今天不谈技巧和矫正方法,说说口吃初期,家长应该如何与口吃孩子相处?
我们相信,既然口吃自愈率能够达到80%以上,那么大多数口吃孩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都能顺利度过“尴尬”难关。(利维坦,2020数据:众多的“患有口吃疾病”的儿童,长大成人之后,有80%以上口吃“神奇”地消失了)。
听听口吃过来人的感想1、从来不记得有口吃经历
听妈妈说的,我3岁多说话结巴口吃。在幼儿园被贴上口吃的标签。紧张起来说话就不顺溜,结结巴巴,很难为情。
幸运的是我有开朗的父母,很善解人意,家庭氛围也比较好。我记忆中没有什么口吃矫正的经历,妈妈从来也没跟我说过“慢慢说,再说一遍”这些话。他们总会耐心地听我断断续续地说完。听妈妈说,好像没多久口吃的毛病就“突然”不见了。总之,家里人也没当回事儿。
上了初中后,我身边倒是有2个口吃同学,听他们讲,从小就经历过各种口吃的指点和折磨。
2、我妈让我尽量少说
口吃并不是“想好了再说”那么简单。我是一名初中生。我与父母或是熟悉的人说话都还算顺畅,自言自语时也完全没有问题。一旦和陌生人说话,不管有没有事先在脑海中演练,我大概率会出现口吃的情况。
小时候,家里人对我说话口吃的问题,特别重视,我一开口,全家人都帮我出主意,重复说,快点说,慢慢说,这些都尝试过。
我妈还把日常用语写在纸条上,贴的到处都是,让我看到了就在心里默念,之所以用这个方法,是因为我朗读课文的时候不口吃,所以家里人认为,写出来,我照着文字说就不口吃了。
实际上,我内心里是非常抵触的,感觉自己像个呆瓜。
3、老师越照顾我,口吃越重
说起来,我大概5岁就开始口吃了。上小学后,班主任特别照顾我,开班会的时候,特意强调,不许大家拿我口吃开玩笑,不许学我说话,不能给我起外号。
平时上课呢,老师从来也不提问我,每次点名都绕开我。我很感谢老师的善意,但是越这样,我得口吃越严重,总是觉得大家在观察我,等我开口,看我出糗。
我发现自己不能一口气说完一句话,卡壳时会重复某些字句,或是在卡壳的地方拖长音。严重的时候,一个词会被我重复好几遍。同时,我感觉自己的头脑很不清醒,也想不起来下句话要说什么。严重卡壳时,除了喉咙发紧,我还会脸红和频繁眨眼。有时我会感觉到,听我说话的人比我还着急。久而久之,我学会了精简用词,尽量少说,减少暴露口吃问题。
家长怎么和口吃孩子相处?1、别让口吃成为“家庭话题”
家里不要频繁讨论孩子的口吃问题。你每提一次,孩子就会多一份压力,仿佛自己的每一次开口都在被评判。让口吃自然地来,也自然地走吧。
2、守护孩子的自尊心
坚决不允许任何人拿孩子的口吃开玩笑,或是给孩子起绰号。孩子的内心比你想象的要脆弱得多,这样的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们很久。
3、让老师成为“隐形助手”
虽然我们希望老师能多关照孩子,但在口吃这个问题上,最好的方式是让老师保持“自然”的态度。不要特意为孩子纠正,避免让孩子感到被孤立。
怎么给“自愈”加把劲?1、调整交流方式,鼓励自主表达
减少提问,多让孩子自己讲述。比如,晚餐时问问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连串的“你今天怎么样?”“学了什么?”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开口,也能减少口吃的发生。
2、寓教于乐,让语言学习变得有趣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和练习语言。比如,一起编故事,或者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有机会自发地组织语言。
3、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当孩子和你说话时,请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全神贯注地听他说。你的专注会让孩子感到被重视,也会激发他们更积极地表达自己。
4、丰富词汇量,让表达更流畅
鼓励孩子学习新词汇,通过阅读、游戏等方式不断拓展他们的语言库。词汇量大了,表达自然就更流畅了。
家长做得好,口吃或许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我们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比任何技巧都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