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TVB女演员没戏拍,去东莞做服务员日入180,买不起路边的裤子

近视眼阅人无数 2025-03-20 20:26:36

TVB女演员去做服务员?这真的不是天方夜谭吗?

还真有这样的人,前TVB演员于淼在和TVB解约之后,因为无戏可拍,只能来到东莞做餐厅服务员。

【从荧幕到后厨:明星光环下的生存困境】

"TVB女演员沦落到当服务员?"这则新闻让不少网友跌破眼镜。但当事人于淼的遭遇,恰恰撕开了娱乐圈光鲜表象下的残酷真相。这位曾参演《法证先锋V》《刑侦日记》等爆款剧的女演员,如今穿着日式襻膊在东莞日料店端盘子,日薪仅180元,连条裤子都买不起。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行业更迭中那些被遗忘的名字。

【星光璀璨的曾经:从内蒙古姑娘到TVB花旦】

于淼的人生轨迹堪称励志范本。2012年,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姑娘凭借国际中华小姐选美出道,高挑身材和混血感长相让她在港圈崭露头角。从2019年加入TVB后,她陆续在《多功能老婆》《法证先锋V》等剧中露脸,最忙时一年连拍三部戏,俨然成为"北上的港剧新力量"。

"那时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看到镜头里的自己就觉得值。"于淼曾在访谈中回忆道。可香港影视行业的寒冬来得猝不及防,2020年后TVB大幅缩减制作预算,大量配角演员面临"无工可开"的窘境。于淼的演艺事业戛然而止,解约时连场像样的告别仪式都没有。

【现实重击:日赚180的服务员生涯】

离开镜头后的于淼,在东莞街头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没有学历和工作经验的她,最终选择应聘日料店服务员。"第一天报到就被震撼了,整面墙的海鲜池闪着冷光,帝王蟹的钳子比我手掌还大。"她向朋友描述道。

十小时的工作强度远超想象:要记住十几种生僻海鲜名称,戴着白手套精准摆放餐具,还要随时准备应对挑剔的食客。有次忘记戴手套被老板当众训斥,她躲在后厨偷偷抹眼泪。"以前在片场等戏时还能刷手机,现在每一分钟都在赚钱。"她这样安慰自己。

最刺痛的是经济落差。日薪180元,扣除交通餐饮后所剩无几。有次兼职服装店销售日赚450元,她兴奋地想奖励自己条新裤子,却被价格标签浇灭热情。"原来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真的只差一部戏的距离。"

【行业真相:被时代抛弃的"绿叶演员"】

于淼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大批TVB绿叶演员被迫转行:沈震轩开滴滴、蔡淇俊卖鸡爪、高钧贤做推销员……这些曾伴随观众成长的面孔,在流媒体冲击下逐渐消失。

"香港影视工业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演员就是螺丝钉。"资深港剧编剧陈十三曾直言。TVB流水线式的制作模式,让配角演员长期处于"被消耗"状态。当内地资本涌入后,这批缺乏话语权的演员瞬间失去竞争力。

更残酷的是年龄歧视。香港演艺圈对35+女演员格外苛刻,于淼这样的"轻熟女"定位,在新生代小花冲击下毫无招架之力。她曾尝试转战内地,但试戏时总被问"能不能演妈妈角色",这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存尊严:放下身段的勇气与无奈】

面对网友"可悲""沦落"的评论,于淼展现出超出年龄的通透。"当服务员不丢人,靠双手吃饭最踏实。"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种豁达背后,是认清现实后的自我救赎。

在日料店工作期间,她学会了杀鱼、调制芥末,甚至考出了食品安全证书。"这些技能以前在剧组根本不可能接触。"她发现,褪去明星光环后,自己反而活得更真实。

但行业困境仍需反思。香港演艺人协会数据显示,近五年配角演员收入中位数下降42%,而制作成本中演员薪酬占比不足8%。这种畸形生态,正将越来越多从业者推向绝境。

【结语:星光之外的平凡人生】

于淼的故事,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人们对娱乐圈生态的讨论。当我们在荧幕前为明星光环喝彩时,不该忘记那些支撑起影视工业的"隐形人"。他们或许没能成为主角,但仍在用力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就像她说的:"演员只是份职业,不是免死金牌。"在东莞街头,于淼和千万普通劳动者一样,用汗水丈量着生活的厚度。这种真实,比任何戏剧都动人。

0 阅读:0

近视眼阅人无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