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扎堆的星二代已经将娱乐圈也变成了另一种世袭制行业,子承父业、女承母业、亲缘力捧、资本家丑孩子....这一切都让娱乐圈最基本的选美标准,变成了选背景、选血缘标准。
一、星二代的"萝卜坑"选秀场
(1)资源咖的降维打击
去年那部《卧底警花》看得我直皱眉,闫妮女儿邹元清演的警花,愣是把卧底演成了街头小太妹。你说这演技吧,连隔壁广场舞大妈都能挑出毛病,可人家就是能搭档张志坚、张丰毅这样的老戏骨。最气人的是片尾字幕里还打着"特别出演"的名头,这资源喂得连路人都要消化不良了。

更离谱的是《狂飙》里吴刚儿子吴羽卿,演高晓晨时那瞪眼吼叫的架势,活脱脱像个被宠坏的富二代。吴刚老师为了儿子连戏里的姓都改了,结果观众不买账,连带着把老戏骨的口碑都搭进去。这种"拼爹式"表演,就像强行给观众喂苍蝇,咽不下去还得恶心半天。

(2)童星铺路的新玩法
梅婷带着11岁女儿拍电影、上时尚杂志封面,这操作看得人眼皮直跳。小姑娘在《好东西》里露个脸,转头就跟妈妈穿亲子装拍大片,这曝光率比当年童星出身的杨紫、张一山还猛。现在这些星二代,小小年纪就深谙"刷脸"之道,等长大正式出道时,观众早被营销号洗脑成"看着她长大"的错觉了。

二、资本与艺术的畸形联姻
(1)人脉编织的"保护网"
李庚希这姑娘的经历堪称资源咖教科书:北电中戏都没考上,17岁就被徐静蕾签进自家公司。她爸是画家,妈妈是设计师,干妈是张兰,这背景搁古代就是"书香门第"。今年金鸡奖封后那部《漫长的季节》,看似是文艺片,其实背后站着徐静蕾、张静初这些京圈大佬。观众质疑她演技时,粉丝还拿"年轻演员需要成长"说事,可问题是有些演员演到四十岁还在"成长"呢!

庄达菲就更绝了,长相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只能算清秀,却能搭档顶流肖战演《射雕英雄传》。面对质疑,人家笑眯眯来句"可能是我人品好",这回答把网友都逗乐了。要我说,这哪是人品好,这是投胎技术好!
(2)奖项沦为"自留地"
今年金鸡奖最佳女主颁给李庚希时,台下那声"黑幕"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这位00后影后的作品清单看得人眼花缭乱:《小欢喜》《二十不惑》《雪中悍刀行》……部部都是大制作。网友扒出她参演的剧,要么是热门IP改编,要么是名导坐镇,这资源喂得比饲养场还密集。最讽刺的是,她获奖时连感谢词都说不利索,倒是在后台跟徐克、张艺谋合影时笑得灿烂。

三、观众审美与资本博弈的困境
(1)实力派的艰难突围
想想当年谢霆锋刚出道时被骂成啥样?他爹谢贤是港圈大佬,妈妈狄波拉是首届港姐冠军,可人家硬是靠着拼命三郎的劲头闯出名堂。现在的星二代呢?演技不行派律师函,唱歌跑调买热搜,反正有爹妈兜底。就像王星在国外差点被诈骗集团噶腰子,这种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反而被资本力捧的星二代挤得没活路。
(2)市场反噬的警钟
观众不是傻子,最近《后浪》里那位星二代演员被吐槽成筛子,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享受着最好的资源,却连最基本的台词都说不利索。更可怕的是他们背后的资本,用"黑红也是红"的逻辑强行喂资源,结果就像邹元清演的《卧底警花》,豆瓣评分低到谷底,反而成了反面教材。
四、打破世袭制的解药在哪?
(1)观众觉醒的力量
现在网友可不是好糊弄的,李庚希获奖时那句"黑幕"的喊声,就是观众对资本强捧最有力的反击。就像当年Angelababy拿百花奖被全网群嘲,如今这些星二代要是再不提升实力,迟早会被观众用差评淹没。毕竟,大家看的是作品不是家谱,演得不好凭什么要我们买单?
(2)行业规则的重建
最近中戏、北电提高了艺考文化课要求,这就是个好信号。那些靠着爹妈关系混文凭的星二代,以后得真刀真枪考文化分了。就像当年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引发的学历整顿,现在娱乐圈也需要来场"去资源化"运动。让那些真正有天赋、肯努力的年轻人,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
说到底,娱乐圈的"婆罗门世袭制"该刹刹车了。艺术不是家族生意,舞台不是世袭领地。当年张艺谋拍《红高粱》时,莫言的小说、姜文的演技、巩俐的灵气,哪个是靠背景上位?现在的星二代们,要是再不醒醒,迟早会被观众用脚投票踢出局。毕竟,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