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物质、超乎想象却真实存在,未来之门——

繁花满枝头 2024-12-14 14:00:53

有一种物质近乎神,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能在地球间自由穿行,与其他物质几乎不发生相互作用、不带电,人看不见、雷达测不到,这种几乎隐身的神秘幽灵粒子却真实的存在着,而且与人类起源甚至宇宙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物质,就是中微子。

媒体报道,2024年11月20日,我国重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在广东江门建成。

媒体报道,中微子实验核心探测设备是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巨型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器主体被放置于44米深的水池中央,主体结构为直径41米的不锈钢网壳、承载着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4.5万只光电倍增管、防磁线圈等关键部件。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也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没有中微子,太阳不会发光,也不会有银河系、地球,以及人类。

太阳内部核反应产生大量中微子,每秒钟通过人们眼睛的中微子数以十亿计。

中微子几乎无处不在,每秒约有1000亿个中微子从我们身旁飞掠而过,但科学家从预言其存在到发现,用了二十六年。

1930年,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W?泡利首先提出中微子概念。

中微子的发现则得益于我国一位神秘的科学家——王淦昌。

1941年王淦昌《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1952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应用王淦昌提出的方法、间接观测到了中微子,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等通过实验直接探测到了中微子。

莱因斯等凭借发现中微子,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我国科学家王淦昌突然在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1999年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功勋奖章,名字才被公开。

功勋科学家王淦昌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身而过,隐姓埋名几十载、为中华民族打破了帝国列强的核讹诈,为中国人撑起了核保护伞。

……

粒子物理是人类最重要科学前沿之一,更是探索宇宙内部物理过程和规律的钥匙。

中微子研究是国际粒子物理研究热点,是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的交叉科学,也是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方向。

人类对中微子的探索、研究一直非常努力,然而由于探测中微子极其困难,至今对中微子的研究成效不大、未解之谜还非常多。

中微子非常小、难以捕捉。

中微子能有多小呢?小到能在100亿个原子中穿梭,只撞上1个原子核,并发出微弱闪光。

我国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研究、探索也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推进。

22年前,2002年12月6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在中微子实验方面有重大发现,即核反应堆中产生的中微子消失,意味着中微子发生了振荡、变成了另一种没有被探测到的中微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2013年立项、2015年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8月投入运行。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继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之后、我国主持的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中心,与日本神冈中微子实验、美国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同场竞技,将极大巩固我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中微子研究,属于典型的基础科学研究,也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

中微子研究有有可能引发新物理、引发新的技术革命,将促进人类对宇宙演化、恒星形成、超新星爆发、人类出现有新的理解,或许,将来某个时刻,会改变人类对宇宙和人类自身的认知,从而彻底改变人类。

中微子研究在核能、医学、军事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广阔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应用前景,仅以通讯为例。

中微子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能够以接近光速进行直线传播,穿过钢铁、海水、山脉甚至地球,而目前深海通信和地下通信是人类通讯的大难题。?

中微子研究,极有可能打开未来之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