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个事儿,好多轿车从侧面瞅,那车身是前低后高的,看着咋就那么不得劲儿呢?而且啊,这车越便宜,这前低后高的趋势就越明显,反倒是那些贵的车,车身前后高度差没那么大,看着就沉稳大气多了。按咱的想法,那车身前后高度差平缓点,看着协调、美观又大气,厂家咋不都这么设计,让自家车看着更洋气呢?这其中啊,可大有文章。
你看啊,绝大多数轿车的底盘都是前低后高的设计,这里面是有不少原因的呢。
先说说这驱动的事儿吧。大多数轿车都是前驱的,就像拉车得把力气使在前面一样,前低后高的造型能把更多的车身重量分到前面的驱动轮上,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驱动力。就好比一个人干活儿,力量都集中在使力的地方,事儿才能干得漂亮。要是力量分散了,那肯定没劲儿。这汽车也是这个理儿,只有把更多的重量放在驱动轮上,才能让汽车跑得更顺畅,动力更足。
再说说这坐姿的事儿。轿车的坐姿偏低,特别是前排座位,腿部空间那是相当地充足。乘客可以把腿伸到中控台下方的空间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伸懒腰一样自在,所以前排座椅低点儿对舒适性影响不大。可是后排乘客就没这么舒坦喽,很难把腿完全伸到前排座椅下面。没办法,只能把后排座椅加高,这样坐的时候才不会太难受。座椅一加高,车窗位置和车顶的头部空间也得跟着加高,这样一来,整车从前往后看可不就是越来越高了嘛。这就像搭积木一样,下面的一块搭得高了,上面的一块也就跟着高起来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轿车后排有三个座位再加一个后备箱呢。满载的时候和空载的时候,那重量差异可太大了。这就好比一个人空着手走路和抗着一袋大米走路,那状态肯定不一样啊。所以得留足悬挂的压缩空间,这后底盘自然就要更高一些。
那既然绝大多数车都是前低后高,为啥越贵的车这种造型越不明显,越便宜的车就越明显呢?嘿,答案就是车身长度不同。
你看啊,车身越长,车身往后升高的趋势就越缓,整体看上去就越四平八稳。就像那大个儿的人走路,步伐大,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比如说A6L,车身长度5050mm,假设后部比前部高15厘米,那么从前往后平均每米车身高度只增加大约2.9厘米。这就像是把15厘米的高度差慢慢地分摊到5050mm那么长的车身上,每一段增加的高度就很少,所以看起来就很平缓。
而那些相对便宜的车呢,大多是紧凑级的,车身长度不够啊。就像艾瑞泽5,车身长度4572mm,假设前后高度差也是15厘米,那么从前往后平均每米车身高度要增加3.3厘米。同样的高度差,分摊到较短的车身上,那每段增加的高度就多了,看起来车身前低后高的趋势可不就更明显了嘛。这就好比一个小个子的人,步伐小,要是有个小坑洼在前面,就会显得特别明显。
从我的看法来说呢,这汽车的设计啊,真的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厂家也不是不想把车设计得好看大气,这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技术和实际使用的情况了。对于汽车设计来说,美观和实用有时候就像鱼和熊掌,很难两全。厂家得在成本、空间利用、行驶性能等等多方面权衡利弊。就拿车身长度来说,要是因为单纯追求车身前后高度差平缓而把车身做得特别长,那你停车场得够大啊,而且车子长了,操控性可能也会受影响。再说了,那些便宜车为了在有限的车身长度内满足各种实用需求,也只能牺牲一点美观了。这就像咱们过日子,有时候为了省钱,就只能在某些方面将就一下,不可能啥都讲究。
所以啊,咱们看汽车的时候,也不能光看它车身前低后高好不好看,得综合多方面因素去看。毕竟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就像人一样,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这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各种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市场定位,咱们消费者也得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