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聊成长风格基金经理

北漂民工的 2025-02-20 10:02:38

起因是我今天听到一句话:指数解决了客诉的问题,但还是没有解决不赚钱的问题。这两个月偏股混合基金又跑赢指数了,大家也反应过来了,后台留言开始问主动权益基金的人又变多了。

甚至有某三方平台的朋友问我,有没有那种比较刺激的标的,不推给客户,就自己买。

于是我们就聊这个事儿,我说高波动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给股民玩的,或者机构工具,总而言之是高认知群体才能驾驭这种产品。

他表示确实是这样,他的客户可能都不适合。因为挣钱了也许不会感谢你,但亏钱就找来了。今天有客户找过来,想让他推荐一些涨得猛的品种,他回复:

“也许我带你做对了10次,但只要做错了一次,我就永久失去你这个客户了,为了我们长久合作下去,建议你不要买高弹性标的。”

另一个中小公募朋友说: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在我司毫无意义,因为没有锐度,也没有高速的规模增长,那个谁(某知名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如果在我司,不到一年肯定就被干掉了!

我认为,这代表了市场上的两种看法。

站在个人投资者的视角,我是偏向保守看法的。

有一些观念我重复很多遍了,但一旦市场开始转好,大家又会把这些当时很认可的观念抛之脑后:

1、稳健,是资管行业下一个时代的底色。

2、未来只有能让投资者赚到钱的基金经理,才能长期存活在市场上。

3、低回撤,才是长期复利的核心来源之一。

当然,大家最近都在催促我赶紧出一个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名单,我是出还是不出?

我对成长风格当然没有偏见,但你必须要了解清楚,成长的特点就是波动大、回撤大,你可以接受吗?

我还是那句话,你买主动权益基金之前,想清楚了吗?这个品类,最大回撤可以是60%以上,你准备好亏60%了吗?

如果你打算继续买主动权益基金,是否可以把自己之前骂人的话看一遍,把之前亏损的账户拿出来再复习一下?

有时候我觉得骂声不重要,不要陷入到大嗓门群体的叙事里面,客户用脚投票最实在。只要能赚钱,你管它是主动还是被动呢?

领导都说了,主被动协调发展。

我都怕大家整主动权益整得太忘情,舍不得撤,最近自己一直是持有固收+组合为主,指数打野为辅。

毕竟固收+在一轮熊市下来,回撤四五个点也不算伤,真亏了,骂两句,总体还能承受,但权益基金亏了可能是真回不来本,恒生科技指数现在距离最高点还得翻倍才能回本呢……

那么,我作为一个长期持有固收+的客户,我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

从总体上来看,我实现了盈利,且在超额收益、最大回撤和波动率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吊打(我认为有运气成分)。

如果拆分看年度,你会发现持有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使用韭圈儿拆分除了2022、2023两年熊市完整年度的收益,发现这两年,几乎是没挣钱,除了回撤控制还不错,似乎感觉不到持有的意义是什么。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朋友在22年买了几十万的固收+组合“滚雪时代”,23年基本不赚不亏的时候就走了。用她的话来说,还不如存银行。

其实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真不如存银行,因为含权类资产都有高波动的特点,固收+的好处甚至可以这么形容:

你相当于是用票息买了一个期权,在市场比较差的时候,债券部分的票息大致可以减少你的亏损,最多是不咋挣钱,亏也亏不了多少(当然这也需要选对品种,有的固收+是能回撤10%的);但市场有上行阿尔法的时候,你就可以从中受益,在不断的低回撤中累积长期复利。固收+是最简单的资产配置,从收益风险比上来讲,可能比纯权益产品更好。

最后我就不提什么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名单了(当然我心里面其实是有名单的,毕竟我之前也买过不少人),后面会找时间出一期,本期你们可以在评论区推荐一些,大家互助。

指数来说,我觉得成长风格指数还蛮多的,我个人最爱的就是创业板指数,其实创业板中盘200也可以考虑,跟微盘股走势很像,还有中证2000,各种科创板指数家族,都是比较高弹性的品种。

不定期贴一下指数打野账户,全面盈利,我最爱的还是创业板。

仅为个人记录,请勿模仿。祝大家投资顺利。

(不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0

北漂民工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