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建筑师陈展辉丨转场人生,生命也是展场

构筑空间 2021-02-09 15:43:38

陈展辉,资深建筑师、跨界策展人。“马达思班”(MADASPAM)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建筑之外”发起人及总策划,“思班机构”创始合伙人,“凹凸无限”主创设计师,“城市之外”发起人,“凹凸设计奖”发起人,“为儿童而设计”发起人,J&H TIMES《美好时代》联合创办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办特邀策展人,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告艺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信息与科技委员会专家,国家画院建筑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课程导师,今日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理事。

2020年2月9日,是陈展辉先生辞世的日子,他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 建筑档案 」受其圈内好友委托特撰此文,怀念他那突破边界、“凹凸”无限的人生。

深圳,栽培的土壤

创业的基因

陈展辉,是1969年鸡年出生的,在中国传统生肖的概念里,鸡是桀骜不驯又务实的一种属相。

年轻时的陈展辉

他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在广州德政中路的一栋骑楼里长大。他感到幸运的是,虽然不爱读书,但却有较强的考试能力,从小成绩优异,屡屡名列前茅。身为长子,他很懂事而且独立,课余时间常帮家里做家务,照顾年迈的奶奶,呵护年幼的妹妹,甚至帮父亲的维修小店帮忙,因此练就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形象思维和条理性。他后来回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大学时虽忙于创业却轻松拿到了建筑学位。

大学创业时期的陈展辉

读建筑专业,是他父亲的建议,“工程师工作不愁”。正好他也没有哪门课最喜欢,而深圳大学让他免试,可以随便选专业,就选了深大最牛的专业。其实,以他的成绩和能力可以去清华、北大,但他了解到深大鼓励勤工俭学,而且鼓励创业,这样就可以为并不富裕的家庭减少负担。

深圳大学,创立于改革开放之初,也开启了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先风,创校校长罗征启提出“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陈展辉。

深圳大学92届毕业生留念

在18岁,跨进大学的大门那一天,他就感受到了这座校园的自由气息——“没有围墙、宿舍没有门卫”。而他也明白这“自由”,应当是要由自身的“自立、自律、自强”的意志而支撑的。因此,他以“三自精神”为自己定了具体做法和目标:

“自律,就是好好读书,就是获得奖学金;自立,就是勤工俭学,可以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自强,就是大学可以创业,不只是收入,更重要的是另一种学习和进入社会前的磨练。”

在深圳大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下,大二时的陈展辉承包了建筑系师兄创办的模型部,开始了大学期间的创业磨练。以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取得了初次创业的成功,收入比老师还高,甚至还让老师帮他们打工。

陈展辉创业时做的模型,重庆歌乐山酒店

马达思班的建筑模型

这也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大学毕业后,继续选择了“自由”,开启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陈展辉以在大学创业积累的技能和人脉,创办了中侨模型公司,当时的投资人就是他在大学期间认识的客户。

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对陈展辉来说,是一个“不可预知、一切皆有可能的广阔天地”。从大学三年级接管深大模型室的运营,到创办、发展中侨模型的十年期间,他还不断创办珠海、广州、北京、大连、东莞等各地分支机构以及相关新行业,包括展览、效果图、房产咨询公司。

首拍中国建筑师草图及模型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创业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曾说:“我很喜欢自由,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创业倒是让我不用每天坐在办公室。后来做展览,时间安排相对而言就更加自由了。”

而立之年再创业

拓展更多元的发展路径

1999年,陈展辉到了而立之年,经营的公司已经达到六十人左右的规模。也正是在这一年,他与马清运正式全面合作,在北京创办了“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马达”(MADA),是马清运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东岸成立的工作室名称,而“思班”(SPAM)就是“策略、规划、建筑、媒体”四个单词的缩写。

MADA初创时期的合伙人,卜冰/马清运/陈展辉

两人的合作以及公司的名字,似乎定义了往后多元化的发展路线。马清运在这之前的发展轨迹是很正统的:出国留学,进入主流设计公司工作,在大学任教。然而,陈展辉自创业以来,路子就比较野。两人经历虽然不同,却一拍即合。

陈展辉随即关闭了自己原本的公司,全心投入马达思班。马清运主要负责建筑设计,陈展辉负责公司的管理与运营等事务,自此,在两人共同“不拘一格”的作风的加持下,将“SPAM”拓展开来,在自由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愈来愈远。

马清运/陈展辉

在之后二十年里,陈展辉不仅一次又一次地跨界,从建筑到文化交流、艺术展览、项目投资、葡萄酒、产品研发空间运营、拍卖、陶瓷和互联网等。而且,将他一手搭建的事务所建筑之外的几个团队,从原建筑事务所的部门发展成公司和机构,先后成立了思班信息科技、思班都市、思班模型、思班奥、思班艺术、思班艺术基金会、思班光年、思班立方等。整合了建筑领域、建筑之外以及个人兴趣三个维度的资源和平台。

建筑之外工作室

陈展辉后来回忆他们的合作说:“资源整合、高效实用、我行我素,是我们的共性。大概这就是为什么马清运找到一个已经走到建筑之外的我当创始合伙人,而不是找文化背景相近、设计水平相当的建筑师的原因,这也为之后无边界的实践埋下了伏笔。”

2020年的马清运/陈展辉

马清运曾说,与陈展辉在一起,完成了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建筑作品,创造了上千万平方米的建筑,相当于曼哈顿、巴黎或者伦敦的新建筑面积的总和。我们在中国培养教育出了很多新人,同时因为对设计的坚持,也得罪了很多客户,创造并消耗了许多资本,还创立了第一家私人酒庄,并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直至老去。

建筑之外

跨界是必然的选择

创业多年,陈展辉一直在以建筑为基点,向“建筑之外”拓展他的事业。于他而言,跨界是必然的选择,建筑或许就不应有确定的边界。因为,建筑本就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建筑师需要多方面的切实体验和实践,也应不断通过其他领域吸取更多养分来丰富自身。

建筑之外的部分设计

自创办马达思班以来,他就陆续参与了一些策展工作。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他参与策划了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这次主题为《城市再生》的策展,促成了他深度介入西安第一个艺术区的诞生和发展。

西安么艺术中心

随后,他携领思班机构,在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策划投资运行了西安第一个当代艺术中心(西安么艺术中心X-COMA),作为发起合伙人、投资人和策划人以及管理者,他发起、策划和赞助了大小上百个展览和论坛,为西安纺织城艺术区乃至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突出的贡献。

思班机构那些年做过的展-XCOMA展览论坛列表(2007-2011)

2013年底,他发起并策展的第一个“建筑之外”国际巡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启,历经上海、伦敦、罗马、威尼斯、成都、德国弗莱堡、斯德哥尔摩再到广州等城市,在短短一年之内集结了诸多公司和机构支持和帮助,集中呈现了许多建筑师在建筑创作、建筑设计以外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吸引了社会各界对建筑专业发展更广泛、更好奇的关注。

部分建筑之外展览现场

“建筑之外”不只是一次次以此为名的展览,它还是一个对所有机构和公司开放的品牌,是一个建筑师的跨界实践平台,是建筑与艺术、设计互动的创意机构,也是一场回归本源、从生活出发的运动。

部分建筑之外展品

从2013年到2020年,陈展辉不遗余力地以建筑为原点进行跨界实践,总共完成了近50场世界范围的巡展,走过十个国家的近20座城市,联结了600多位参展人,超过600万的现场观众,为建筑师、学者、开发商、厂家、媒体、学院、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更高效更有意义的融合路径,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跨界创意的学术、展览、画廊、拍卖、研发、孵化的全新体系。

部分建筑之外展览

-

城市之外

突破地域的实践

多年以来,陈展辉在全国各地创办工作室,游走于各个城市,作为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也参与着城市建设和更新。但他也常常思考:“城市是我们最佳的生活方式吗?我们毫无农业技能,如果到了乡村能有什么作为?除了城市和乡村,还有其他的生活模式吗?”他用多年的亲身实践,回答了自己的疑问。

玉川酒庄

2000年,他与马清运在其家乡陕西蓝田共同创办“玉川酒庄”,马清运还将其称为他们的“退休项目”。但创办酒庄,不只是为了满足马清运的家乡情结,也是他们基于强烈的理想主义和冒险精神驱使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他们调动了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从作为咨询服务的建筑设计一步跨到农业、工业、贸易和房地产。

玉川酒庄

从第一栋房子、第一株葡萄树苗开始,用二十年的坚持,把蓝田这样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了红酒旅游朝圣地,把蓝田的葡萄酒品牌写进了《世界葡萄酒地图》,把过去不受尊重、不值得信任的中国葡萄酒卖进了五星酒店。陈展辉也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发挥他极强的资源整合和跨界才能,将玉川酒庄发展为集旅游、艺术论坛与展览的聚合空间。

玉川酒庄的文人生活秀

上海朱家角尚都里,也是陈展辉投入了十余年时间的项目,尚都里是离城市不远,紧挨古镇的一个创意社区。他参与了一开始的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后来也参与了文化艺术项目的招商、运营,还兼任尚都里文化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整合社区内各文化艺术资源,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和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

尚都里的艺术生活

2017年,他怀揣对中国乡村振兴关注的初心,加入到以儿童教育为核心,以品牌打造、业态落地、产业生根为实施步骤的夏木塘乡村振兴中,代表J&H Times(美好时代)同CBC建筑中心签约“趣村夏木塘”,将“小小美术馆”和“美好之家”入驻夏木塘,在夏木塘打造以“儿童聚场”模式为核心、“为儿童而设计”的展览活动。

“小小美术馆”与“美好之家”

陈展辉学的是建筑专业,却把事业的触角向“建筑之外”尽情延展。生长于城市,却把视野望向了“城市之外”的广大天地,展开新生活的实践,探索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可能性。

城市之外的实践

-

特殊的一年

凹凸无限

2015年,对陈展辉来说,可能是人生中最特殊的一年。年初,他离开建筑事务所CEO的岗位,只保留第二股东的身份,去干了三件“一直想干而没有机会干,再不干可能会后悔的事”。

陈展辉和妻子薛洁,从4月26日到10月31日,从北京到洛杉矶,在国内外十座城市,办了十场与众不同的巡回婚礼,并在婚礼期间结合了展览、论坛、演出等活动。因为,他想去见每一个在不同城市的朋友,分享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喜悦,也希望工作生活两不误,同时让参与的人既轻松又有收获,把婚礼办成行为艺术和合作之旅。有朋友把他这次传播甚广的行为艺术称为婚礼的“一带一路”,而在洛杉矶的第十场婚礼过后,他们的女儿小美诞生了,为这次巡回婚礼画上了十全十“美”的句号。

十场婚礼展览

陈展辉将女儿小美的诞生,视作自己的第二次生命的诞生。某一天,他开始注意到怀孕的妻子的肚脐,从原来的“凹”变得“凸”了起来,深受触动:“第一次知道人的身体会如此奇妙,凹凸之间,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我的生活也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女儿小美出生,第一次当爸爸

从孕育生命的变化之中,他开始有了很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关于自我和他人、故乡和他乡、专业和跨界、生活和工作,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凹凸关系,而凹凸这两个中国文字又是极少数形意一体的文字。”

这时,他设计师的思维被激活,随即在一次和妻子从上海到巴黎的飞机上,画下了一个“凹凸”对戒的草图,想用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去纪念这个时刻。由此,开始了“凹凸”系列的设计。从结婚对戒开始,之后又有了陶瓷的凹凸花器,再有了凹凸桌,然后有了凹凸塔,之后还有凹凸间,凹凸楼,以及凹凸城市……

陈展辉的凹凸设计系列

2015年到2018年,陈展辉的“凹凸”系列作品,在国内外60余场大大小小的展览中展出,其中包括北京国际设计周、威尼斯双年展等著名展览,并为西安贾平凹艺术馆、温哥华力邦美术馆、西安欧亚学院、武汉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凹凸乐园

-

回归生活

“美好”的陪伴与记录

陈展辉曾说:“家,就是故乡、父亲和母亲。”2013年父亲去世了,2015年结婚、女儿出生,他说:“女儿在哪儿,家就要在那”。他要陪伴和守护着自己的女儿,因为,他一直珍惜着:父母在他离家求学前的18年里每日陪伴的日子,这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

家是博物馆展览,为女儿策划的”百日“影展

他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记录是最真实的呵护。”从女儿小美出生起,他就每天用微信记录和分享女儿成长的生活点滴,并以自己的家为美术馆,用策展的方式和朋友圈以外更多的人分享,这个“功课”将持续了1546天,他把它命名“完美计划”。

十场“完美计划”微信展

他还以“建筑之外”这个跨界平台,联合诸多策展人、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等,发起了“为儿童而设计”的展览和研究板块,共同探讨了“为儿童而设计”的话题,并在北京设计周和上海设计周等展览策划了“为儿童而设计”特展,并持续推动着这个计划。他近五年来专注于规划、建筑、空间、场景和运营等层面的儿童友好、儿童优先的问题,并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发起针对儿童空间的产业研究,并开辟儿童空间设计师培训课程。

为儿童而设计

2017年,为了迎接第二个女儿小好(Heidi)的诞生,陈展辉与薛洁以两个女儿的名字创办了“J&H Times美好时代”创意机构,倡导“为儿童而设计,为儿童而策展”。

女儿小好出生,第二次当爸爸

2018年,陈展辉与薛洁联合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创立了“小小美术馆”。

陈展辉为儿童而设计的小小美术馆

他们认为美术馆也是无边界的社会实践现场,将其打造成为亲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在美术馆营造受教育的氛围,让儿童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和感受丰富的世界,并让这种知识体验流动起来。此后,他们还将“小小美术馆”开到了全世界多个城市。

遍布世界各地的小小美术馆

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将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了下来,希望这些可以成为日后孩子享用的自我史料,也精心营造着成长的氛围,让孩子在丰富多元的环境中去感受和学习。而这无疑也是他平衡工作和生活,为了更多陪伴孩子的一个策略。因为,他希望“尽量做那些和陪伴女儿没有冲突的事情”。

孩子的诞生,让他将思考的视角从“建筑之外”和“城市之外”也分散到了日常生活中。他说:“过去我们建筑师都习惯聚焦在城市建筑空间的宏大项目,而在日常之中寻找真善美,寻找感动自己和别人的创意,把作为城市未来的儿童连环画式的生活场景和空间、商业一起呈现,这也许才是这个时代最完美的表达。”

陈展辉仅仅五十一岁的一生,做了太多的事情。

自由、跨界和独立,是他一生的关键词。他以建筑为原点,也在不断拓展建筑的边界,城市、艺术乃至生活的边界,用一场场展览和活动,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创意和温暖。在他离开的前一晚,他还在筹备着“X双城双年展”,期待着给大家又一个惊喜。

他曾说:希望可以将“建筑之外”的展览办到100场,还希望为自己的家设计一个房子,更希望可以陪两个女儿走得更久更远……

他也曾说:要将“凹凸”系列的设计持续进行下去。殊不知,他的人生就是“凹凸”的一生,在限定的五十年里,他不断突破和拓展着边界,将原本正正方方的框架,创造成了“凹凸”无限……

文章图片由陈展辉先生的朋友们提供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