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大授衔仪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在这之前,韩先楚将军在名单里不是现在的开国上将军衔,而是开国中将。
他能成为上将,多亏毛主席的提醒,这让人们记住了他在海南的贡献。那韩先楚在海南有什么贡献呢?他的一生又有哪些传奇之处呢?
1、军衔不合适。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察觉到军队正规化非常重要。于是,经中央一致决定,一场大规模的授衔仪式就要开始了。
授衔仪式最关键的是评定各个将领的军衔。中央为了确保公平,把军功和个人品质综合起来考量,最后拟定出了一份授衔名单。
这份授衔名单里,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大将和著名将领,韩先楚将军也在其中。不过,当这份授衔名单送到毛主席那里做最后的审核时,有个特别的情况出现了。
授衔名单全出来以后,相关的人就把名单递给毛主席了。毛主席一页一页地看,看到韩先楚的名字时,他微微皱了下眉头。
之后,毛主席把负责拟定授衔名单的人叫到跟前,说道:“韩先楚咋被评为中将了?把他在海南的贡献都忘了吗?”
相关人员本来打算解释一下,可听到毛主席后面那句话,他一下子就想起韩先楚以前在海南做的那些事了。
于是,他就承认自己疏忽了,后来把韩先楚的军衔改成开国上将。毛主席这次批准了这些名单,授衔仪式随后就开始了。
那么,毛主席提到的韩先楚在海南有啥贡献呢?在这之前他又有哪些经历呢?
2、韩先楚
韩先楚这个人,好多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不过在解放军里,他那可是相当的胆大,著名的许世友都佩服他有勇有谋呢,就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的本事。
韩先楚和大多数人一样,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也历经不少坎坷。不过,他参军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年少时从书里看到劫富济贫的内容,由此产生了报国的理想。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奇特,不过在韩先楚眼里,这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到死都没改变。
韩先楚如愿参军后,他以前在别处做工时锻炼出了不错的身体素质,靠着这个,在军队训练里表现得很出众,所以没多久就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军中骨干了。
当然,这期间有趣的事可不少,其中韩先楚四任排长的故事最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故事充满戏剧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韩先楚与众不同的经历。
那时候韩先楚刚入伍不久,由于表现优异就被提升为排长,要承担一系列的任务组织工作。
既然当上了排长,就得履行排长的职责,所以当上级下达侦查任务时,他毫不犹豫地就去了。
只是没料到,在这次任务里韩先楚居然跟组织失去了联系,刚好这时候他碰到了我党某支特务大队,于是就加入进去,又一次成为一名士兵,很快就升为排长了。
但韩先楚性格很直率,在执行上级命令时做出了和命令相悖的行动,于是他就又被撤职了。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他总共担任了四次排长,这可真够戏剧性的。
虽然这样,韩先楚在后来多年的革命经历里,心性一直都没有改变,还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哪怕是1936年西征的时候,违抗命令去攻城,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当时的西征部队立下了大功。
3、于海南的贡献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事迹之外,韩先楚在其他革命时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也因为这些成就而在军队里出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他对海南作出的贡献。
征战多年后,韩先楚成了一名优秀且能运筹帷幄的将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军中得到了认可。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很多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受到解放军的围剿。除了个别地区由于地势险要难以攻克或者存在其他情况还没解放之外,整个国家大体上都处在新中国的领导之下了。
海南岛非常难攻打,考虑了很久之后,第四野战军决定让第十二兵团的第四十军(韩先楚的部队)和第十五兵团的第四十三军来执行这次行动。
毛主席一开始有点犹豫,不过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决定开展海南岛的解放工作。就在这场战斗里,韩先楚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为海南的一举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韩先楚听到中央的决定后,就一直在琢磨发起攻击的最佳时间。不过,在作战会议上,当他得知上级打算6月份开展登陆作战时,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韩先楚觉得,海南岛是个独立的岛屿,对它作战的时候得考虑天气、地理环境这些自然条件。韩先楚还提出,登陆作战一定要在4月20日谷雨之前开展,这样我军才能顺利拿下海南岛。
可与会的其他人并不都同意他的看法,于是这件事就没被通过。不过他没就此罢休,而是先把这个消息瞒了下来,提前做作战准备了。
之后,上级经过细致研究认可了他的意见,还依照他的建议开展作战准备,结果在解放海南岛的时候取得了很大战果。
就因为这样,毛主席觉得韩先楚在海南的那场战斗里表现特别出色,得记大功,这才让相关人员知道,要把这件事也当成评定的标准。
这一做法,既表示对韩先楚在海南岛战役里的表现的认可,也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这体现出毛主席的伟人风度。
在这些事迹里,我们看到的都是韩先楚胆子大、性格直率的一面,可再一想,这不也是一个一心扑在革命上的无私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