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脱离革命六年,授衔时考虑到他资历太老,仍授予上将军衔

余杭归史 2025-03-18 09:54:09

1955年举行的那次大授衔仪式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其评判标准很是令人好奇。为确保公平,革命者参加革命的时间也被纳入到评判标准里了。

但这里面有一个人,以前脱离过革命后来又回来了,还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人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革命经历,又为什么脱离革命队伍呢?

1、上将里资历很老的。

1955年,新中国第一场并且是最为隆重的大授衔仪式进入到紧张的筹备阶段,在对授衔名单进行核对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人引发了极大。

那时候,授衔仪式在新中国是头一回举办,为了确保公平地衡量将领军衔的高低,党中央共同决定综合战功、资历等多方面因素来评定。

可对于那些有过脱离革命经历的人,评定人员就犯难了。不过还好,最后他们按照上级的建议商量出了一个两边都能顾全的办法,确保了公平公正。

开国少将段苏权是第一个受用这个方法的人。有了段苏权这个先例,评定人员好像就有了很大的信心,遇到相关情况都用了同样的方法。

但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就是周士第,曾经脱离革命达六年之久,可最后还是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很让我们吃惊。

评定小组有个准则,脱离革命这种事在军衔评定里是非常忌讳的,这关系到对党的坚定信念,所以肯定不会被授予很高的军衔,从段苏权的情况就能看出来。

那么,评定小组的人为什么还是给周士第评了上将军衔呢?他离开的那几年以及回归革命队伍之后有哪些突出功绩呢?

2、周士第

评定小组的评定结果让我们既疑惑又吃惊,不过当我们仔细了解周士第的革命经历后,就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破例授予他上将军衔了。

我党是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政党,向来推崇坚定的革命精神,所以通常在加入我党之后不会出现脱离的情况。

虽然有,但那是少数没办法的原因。所以,在对周士第进行军衔评定之前很久,相关人员就把他参加革命的经历逐个核对了一遍,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在那个时候的年代环境里,周士第的家庭比较富裕,这样一来他就能去上私塾,还能接触到许多人和事,从而有了一颗热血的心。

长大之后,这样的心性使他更加盼望投身到革命的浪潮里,于是一直参与那些跟革命有关的爱国行动,真要论起来,他的革命资历确实能与中央的一些领导人相提并论了。

在一场场爱国运动里,周士第始终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他还因此进入了著名的黄埔军校,成为军事方面的行家里手。

这就成了他加入我党的一个机会。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周士第不但补上了自己军事方面的不足,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革命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于是,1924年底周士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革命党员。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在革命事业里深耕,对推进革命事业贡献巨大,就算脱离的那六年也是这样。

在脱离组织以前,周士第差不多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特别是北伐的时候,他协助叶挺立下了许多战功,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北伐战争到了关键阶段,周士第已经担任叶挺独立团参谋长,他果断地跟着部队向湖南进军,还在安仁战役里取得了好成绩。

在当时,周士第是叶挺手下很出众的将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了叶挺的认可。后来周士第还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这些战役,他的大名就在部队里传开了,他的部队也被叫做“铁军”。

能这么讲,在没脱离革命之前的周士第是极为忠诚的伟大革命者,尽管那时他参与革命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从这些战斗里就能发现他对革命坚定地追随。

既然这样,那他为啥脱离革命将近六年呢?是他革命信仰不坚定了,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3、授衔背后的情况

实际上,周士第不是自己想脱离革命的,是被别的事影响才这么做的,在脱离的那六年里,他没干反革命的事,还一直在悄悄为革命出力。

1927年对周士第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大革命有失败的危险,他自己还得了重病。

但为了把起义军的真实情况如实汇报给上级,周士第曾经忍着病痛开展很多革命活动,就因为这个,他的病情被拖得越来越严重。

周士第身体不好,身边朋友劝他出国治疗。开始的时候,周士第没同意,他心里还想着革命事业呢。可是他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能接受朋友的建议了。

所以,周士第没通知组织就私自脱离革命队伍到国外治病去了。最终,病虽然治好了,可他被当作主动离开革命队伍的人,不能再回去了。

病好之后,周士第回到国内,结果阴差阳错地加入了邓演达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三党”。

这一行为被当作是背叛革命的表现,可实际上,周士第加入(某个组织之类的,原文没明确,这里也不好乱加)后就一直在悄悄策划推翻蒋介石的计划,这也是后来他回来时我党又接纳他的原因。

之后,周士第又因淞沪抗战等战事爆发参加了抗日义勇军,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革命进程,为淞沪会战作出巨大贡献。

当时的实际情况摆在眼前,周士第心里明白,只有回到我党这边,才能毫无保留地为革命尽力,所以就想继续跟着我党干。他还写了一封信给周总理,在信里把这些年自己的情况都讲了,期望组织能够再次接纳他。

而周总理也知晓了他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那以后,周士第就又回到了我们党,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重要时期为党作出了很多贡献。

以前他有这些贡献,所以我党在评定军衔的时候才专门为他破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革命经历的一种肯定。

如此说来,周士第的革命生涯不同于他人,可他一直保持不变的就是对革命的忠诚与初心,这便是他最宝贵之处。

你提供的“周士第——百度百科”这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内容,只是一个标题,请提供完整的文章内容以便我进行改写。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