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扯了

李大嘴说 2025-03-20 15:54:39

2025年的蛇年春晚上,一批身穿大花袄甩手绢的机器人们,成为了舞台上的一大焦点,观众们都为其滑稽的扮相感到搞笑,殊不知这背后却是一场“生意战”。

经历这一次的演出之后,这批型号为H1的机器人,受到了大众的瞩目与讨论。

就在这时人们才发现,研制出H1型号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在某平台也有官方店,其中最新研发出来的G1人形机器人,一经上架就售罄了,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单单9.9万元的售价,让不少人有些蠢蠢欲动,可惜的是目前已经售罄了。

因此有人产生了一些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后是否会衍生出家庭机器人。

倘若真的能研发出来,想必买的人肯定不少,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再发愁做家务的事情了,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给人形机器人安装人造子宫,以此来提升生育率。

只是想象往往都是很美好的,能否能应用到生活当中,却还存在着不少的难题。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有雏形

2010年,日本一家企业投资并研发的“Actroid-F”女性人形机器人问世,她的登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互联网才刚兴起,“伴侣机器人”这个词属实稀罕。

只是彼时的Actroid-F功能尚不完善,仅能进行简单的交互,但已经十分惊人了。

直到几年之后,这家公司又研制出了一款名叫“Erica”的妻子机器人,她与Actroid-F有很大不同,不光内置人工智能语音系统,还能做出眨眼等面部神态。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Erica能代替真人与对面交流,弥补宅男们的孤独感。

也正是因为如此,Erica才被定义为“妻子机器人”,只不过她的功能还没有那么全面,只能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情绪价值,至于其他的,目前还没被研究出来。

况且这台机器人的售价还不便宜,在60万元左右,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

事实上研究出她的人,是由日本著名的机器人专家石黑浩研发出来的,他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人类独居的烦恼,生活中有这么一个机器人,至少能有人说说话。

而他的想法,与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提出的想法一致,不曾想辗转百余年过去,“机器人”一词已经从原先的定义,覆盖到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前景一片大好。

就在这时,却有人提出了一个荒谬的想法:“能否将机器人变为生育机器人呢?”

将机器人与人造子宫相结合

能提出这个创想的个人,绝对是个天才,事实上人造子宫的发展,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前不久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就实现了胎羊在母体外存活了90分钟。

所谓的母体外生存,就是人造子宫中进行的,全靠医学手段给胎羊供给养分。

这样的成就,无疑是一大成功,只是这个科技还没有放在机器人身上试验,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当机器人拥有了人造子宫后,人类是否能摆脱繁衍生育一事呢?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在生活成本的增高,现代人对于生育一事越来越看淡了。

倒不是因为惧怕分娩,而是因为将一个小生命带到世界上之后,要担负奶粉钱、学费等等一系列的开销,这对于月薪不过几千元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压力山大。

更何况存在的隐患也不少,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怀孕生子,因此就有了一个难题。

所以如今生育率才会逐年降低,甚至有人预言,到了若干年以后,人类的繁衍数量再度下降的话,恐怕到时候学校的数量都会大幅度锐减,带来的影响不可预估。

要是有了人造子宫,就能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却也存在着一定的伦理问题。

一旦这项技术落地了,就会衍生出一大堆的麻烦,类似于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由谁抚养,孩子生病后谁来照看等原因,都是不可避免的困扰,光是想想就很头疼。

况且这项发明目前还不够成熟,用动物来做实验的胚胎,最后都被选择了安乐死。

由此可见,人造子宫只适用于早产儿,不适用于完全依赖人造子宫生存的胎儿。

人形机器人将何去何从

依照目前的形势而言,携带人造子宫的机器人并不符合相关的标准,不仅会触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还有着后期不可避免的安置问题,所以这个想法根本不现实。

就连魔法原子副总裁魏兵都说,关于家庭机器人这个问题,五年之内都不用考虑。

因为目前由宇树科技研发出来的机器人,才刚解决能独立行走的问题,到现在又研发出了可以单脚回旋踢的机器人,可见机器人的研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就派不上任何用场,相反的,好处甚至还不少。

今年三月份,著名官报“金台资讯”就报道了一则有关机器人做肿瘤切割手术的消息,文中的机器人采用“自由度机械臂”的方式,为患者进行了精准的切割。

这款手术机器人采用达芬奇第四代技术,由于操作灵活,使得它能够来去自如。

事实证明经机器人之手的手术,与寻常医生做的没有区别,甚至术后愈合的更好。

不光能应用在医学行业,像是急需大量人手的工厂内,也同样适用于安装“打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扫码入库、产品检测等事宜,效率十分的高。

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工厂老板节约一笔费用,还能为机器人提供一次试验的机会。

结语

虽说目前生育机器人没有可行性,不过这不见得就没有相关技术在研究,除了人造子宫这一个方向,未来还会有更多能代替人类生育的科技,在不久的将来上市。

相信到了那一天,人类繁衍生息将不再是大难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1

李大嘴说

简介:一张大嘴带您知道世间冷暖 莺歌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