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各样的舌象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齿痕舌,因为齿痕舌,往往代表着湿气过重,脾胃虚弱,且湿气难化,易聚成痰,痰阻经络,淤堵全身,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就会影响全身脏腑功能,因此遇到齿痕舌,一定要尽快调理。下面结合一个案例,你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刘女士,65岁,主诉胸部闷痛。情况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已经十年了。最近病情加剧,到医院随即确诊冠心病。当下的症状是:胸部胀闷疼痛,程度重,头晕头胀,睡眠差,多梦,容易自汗。想投中医治疗。
刻诊时患者苔腻舌暗红,脉滑数。舌体偏胖,舌周有显著齿痕。询问饮食情况,患者表示,食欲差,饭后腹胀,纳呆。身上觉得乏力。
了解到这些后,拟方: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甘草,大枣,厚朴,丹参,远志。
结果6剂后,诸证消失。随后便停止治疗,宣告痊愈。

患者胸部闷痛十年,西医确诊冠心病。对此,我们从中医角度看,应该想到胸痹了。胸痹是中医内科学里的一个病,相当于冠心病。
患者的胸痛有一个特点,就是胀闷痛。胀闷痛,源于何?源于气机阻滞。气滞作痛的特点,就是胀闷而痛。这就是中医特有的认识了。
那患者为啥会上焦气滞呢?来看患者症状:平时食欲差,饭后腹胀,纳呆,全身乏力。这一看,就会想到是中焦有问题了,对吧?脾气虚弱,脾胃升降失常,所以气机郁滞,纳呆腹胀、食欲不振。中焦脾胃,那是一身气机的中枢啊。中焦气机郁滞了,直接就影响到上焦,带来心胸气滞。
那患者的中焦,为啥会变这样?答案就在患者的舌脉上。患者苔腻,脉滑数,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脉滑,说明痰湿困脾。脉数说明有热。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说明湿热困脾,脾生化气血的功能下降,不能养舌,所以舌体才胖大,压迫牙齿,出现齿痕。

知道了病因,那改怎么化解呢?清湿热,同时健运和恢复脾的功能。只要中焦恢复如常,气机升降就能回到正常状态,上焦的气滞状态才会改善,病人的闷胀疼痛感才会减轻。所以用到了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中抛开厚朴、丹参和远志,剩下的就是半夏泻心汤了。
为啥用半夏泻心汤方子呢?主要抓住两点。①患者胃部胀满,尤其是饭后胃胀纳呆。这就是痞。既然有痞证,就得散痞。半夏泻心汤,主要功效就是散结除痞,能帮患者消除胃胀。②患者明显也属于寒热虚实错杂。说虚寒,是因为患者浑身乏力,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说有热,是因为患者脉数,这就是有热。可见,这是典型的寒热虚实错杂。
就从这两点,用半夏泻心汤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半夏燥湿化痰,散结消痞。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干姜、人参补脾虚。半夏配干姜,所谓“辛开”。黄芩配黄连,所谓“苦降”。辛开苦降结合起来,是散结消痞的常用方法,对改善患者中焦气机的阻滞,特别有效。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厚朴、丹参、远志。厚朴,行气除满消痰,是改善身体气机阻滞的常用药。丹参,活血养血,改善心胸气血郁滞,远志则养心安神。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胸痹。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齿痕舌和气机郁滞的关系。患者,齿痕舌明显,舌体胖大。我们中医专业辨证,认为是湿热困阻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舌体失养。那湿热困脾脾胃,带来的更直接的结果,则是中焦气滞。而中焦气滞带来的结果,则是一身气机的不畅,其中就包括患者上焦气机的不畅,形成冠心病、胸痹。这位患者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