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的专机缓缓降落,他此行的使命不仅在于传递普京的亲笔信函,更承载着莫斯科对远东盟友的期待。在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长达两小时的闭门会谈中,两国围绕乌克兰局势、半岛安全及大国博弈展开深度磋商,俄朝战略协作关系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普京的亲笔信与朝方战略承诺绍伊古抵达平壤后,第一时间向金正恩转交了俄罗斯总统的亲笔信。信中,普京对朝鲜在俄乌冲突中的坚定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强调俄方将“毫不动摇地维护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朝方对此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俄罗斯在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及安全利益”上的行动,并将此称为“基于长远考量的战略选择”。这一表态直接回击了外界关于俄朝合作“短期利益驱动”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特别提及将“无条件履行”2022年签署的《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根据该协议,若缔约一方遭受武力攻击,另一方需提供“一切必要军事援助”。这一条款的激活,无疑为两国军事协同提供了法律背书。
乌克兰战场的“朝鲜因素”尽管近期俄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进展,但朝鲜并未显露撤军意向。会谈中,金正恩重申将继续支持俄方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分析人士指出,朝军炮兵部队及弹药生产体系对俄军装备损耗的补充作用显著,这种合作或持续至冲突结束。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团队不断施压基辅当局让步,俄方此时强化与朝协作,既是对西方制裁网络的突围,亦为战后格局提前布局。
半岛安全格局的“双保险”面对美韩军事同盟的持续强化,朝鲜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绍伊古此行特意强调,俄朝关系“不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意在为平壤提供战略托底。当前尹锡悦政府深陷弹劾危机,特朗普政府刚开始执政,韩美对朝联合施压力度有所减弱。然而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及其强化“延伸威慑”的竞选承诺,促使朝鲜亟需稳固与莫斯科的军事互信。
俄方承诺将协助朝方提升国土防御能力,双方还就联合军演、技术转移等议题达成共识。这种“军事捆绑”策略,既牵制了美日韩在东北亚的部署,也为俄罗斯在远东方向创造了战略支点。
大国博弈下的俄朝协作逻辑尽管近期美俄接触频率增加,但莫斯科对华盛顿的戒心并未消减。朝鲜问题专家指出,即便俄乌冲突结束,俄朝仍可能在导弹预警系统、太空监测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此对冲美国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对于平壤而言,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不仅能缓解国际孤立,更可提升对美谈判筹码。
金正恩在俄罗斯最艰难时刻的力挺,已转化为地缘政治红利。随着俄朝协同机制常态化,东北亚力量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倾斜——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同盟,或将成为撬动21世纪大国竞争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