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法院近日一纸裁决掀起政坛波澜。3月24日,法院以5:1的压倒性票数驳回对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案,宣布其即刻复职。这场被外界视为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前哨战"的司法判决,意外暴露韩国司法系统对执政阵营的倾斜姿态,也让持续数月的朝野对峙进入全新阶段。
弹劾驳回背后的权力密码此次裁决的关键争议点在于韩德洙是否参与尹锡悦推动的紧急戒严。宪法法院8名法官中,5人认定其未深度介入戒严行动,2人甚至主张不应受理弹劾。法律界人士分析,判决不仅为韩德洙脱罪,更暗含对总统弹劾案的态度暗示——若总理级别的弹劾尚不成立,针对国家元首的指控或将面临更高举证门槛。
在野党领袖遭遇精准打击就在韩德洙重返岗位之际,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正面临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首尔地方法院将于3月26日对其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作出二审判决,检方提出的"1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若获通过,这位总统热门候选人将立即丧失国会议员资格,五年内不得参与公职选举。政治观察家指出,执政党刻意将尹锡悦弹劾案审理推迟至4月,实则为李在明案判决预留操作空间。
司法博弈折射权力暗战这场看似平行的司法对决,实则充满政治算计。尹锡悦法律团队近期公开谴责"法律武器化",矛头直指在野党推动弹劾程序。但吊诡的是,执政阵营主导的对李在明司法调查,同样被质疑存在选择性执法。朝野双方在法庭外的角力已白热化:尹锡悦弹劾案最终表决需国会三分之二多数支持,而共同民主党目前仅掌握180席中的138席,距离通过门槛尚缺14票。
两周定乾坤的政治豪赌随着李在明案二审(3月26日)与尹锡悦弹劾案(最快3月28日)的宣判节点临近,韩国政坛迎来"双雄对决"的关键窗口期。若李在明率先被判有罪,即便后续总统弹劾成功,其政治生涯也将遭遇重创;反之若在野党能在两案中双双取胜,或将引发政坛格局剧变。这场司法与政治交织的复杂博弈,不仅考验着韩国宪政体系的韧性,更可能重塑2027年总统大选的基本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