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有一个现象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
现在街上骑雅迪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要知道三年前,街上随处可见的便是雅迪电动车,也是当时的电动车“龙头老大”雅迪,—年销量破千万台、出口90多个国家,连外国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制造”。
可到了2024年,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却栽了大跟头:营收暴跌,销量直接少了180万台,雅迪创始人的身家更是一年减少65亿。
这个曾经的“王者”,怎么突然卖不动了?雅迪还有未来吗?

时间倒回2019年,那是雅迪最风光的日子。国家一纸“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要求时速超25公里、车重不能超过55公斤。
一夜之间,全国3亿电动车用户掀起换车潮,行业销量超3500万辆,20年超过5000万辆。
雅迪抓住了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靠着低价策略和洗脑广告:请过国际巨星范·迪塞尔代言,相信那个广告还能够在你脑中回放。
雅迪硬生生从爱玛、新日等老对手手里抢下市场。
2020年营收冲到193亿,2023年更是创下347亿的纪录,平均每天入账近1个亿。
那时候全国每卖出3辆电动车,就有1辆是雅迪。

小区楼下停的车、外卖小哥的座驾、大爷大妈的买菜车,清一色的雅迪logo,说是“国民神车”一点不夸张。
但政策红利就像一阵风,来得猛去得也快。到了2024年,该换车的人早换完了,市场突然“断电”。
上半年行业销量下降一度下降,雅迪更是惨烈:下滑约15%,半年只卖出638万台,比去年同期少了近200万台。
说白了,靠政策吃饭的企业,终究要面对市场回归理性的这一天。

如果说政策退潮是雅迪摔跤的客观原因,那产品质量就是插在它心口的第一把刀。
去年2月份,界面新闻报道:北京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8起其中就包括雅迪电动车。
社交平台上随便一搜,电池自燃、充电爆炸的案例比比皆是。

浙江市场监管部门更是一纸罚单甩过来:某型号雅迪电动车因“制动性能不达标”被罚7.2万元。
消费者不是傻子。当年图便宜买雅迪的人,现在发现“省小钱可能赔大钱”。
北京一位车主在短视频里吐槽:“冬天续航直接砍半,稍微远点就推车回家。上个月邻居家的雅迪充电时冒烟,现在整栋楼都不让电动车进电梯了。”口碑一崩,销量自然雪崩。

但让雅迪最疼的还不是销量下滑,而是彻底失去了年轻人。
十年前,刚毕业的小年轻买辆雅迪,觉得性价比高又有面子。可如今95后、00后走进门店,扭头就选九号和小牛。
2024年上半年,九号公司营收暴涨52%,净利润翻1.6倍,卖的全是5000元以上的高端车型。
年轻人给出的理由很直接:“雅迪的车长得像电饭煲,九号的车能连手机APP,远程开锁、语音导航、胎压监测全都有,骑出去朋友都问链接。”

反观雅迪,产品还停留在“能跑就行”的阶段。
虽然也推出了所谓智能款,但所谓的“一键启动”其实就是加了个遥控钥匙;号称续航百公里,实际用半年就衰减到50公里。
有网友调侃:“雅迪的智能化和诺基亚的智能手机有一拼:除了接打电话,其他功能都是摆设。”
更魔幻的是研发投入。当九号每年砸10亿搞技术时,雅迪2024年的研发费反而从5.5亿缩水到4.9亿。销售费用倒是没少花,但广告打得再多,也掩盖不了产品力掉队的事实。

雅迪不是没想过自救,但招数实在让人看不懂。
眼看国内卖不动,它跑到越南建厂,说要“年产200万台,抢占东南亚市场”。
结果上半年报显示,海外收入只占不到10%,90%的命脉还拴在国内。
经销商更惨,库存积压导致资金链断裂,河南某代理商哭诉:“去年进100台一周卖光,现在三个月都清不掉,厂家还在拼命压货。”

国内市场的打法更迷惑。
一边喊着要“高端化”,推出5999元的冠能系列;另一边又偷偷减配——车架钢材变薄、电池容量缩水、连轮胎都换成廉价品牌。
消费者不傻,很快发现“加价不加量”,转头就去买真材实料的小牛了。
最要命的是质量管控。为了降成本,雅迪把部分零部件外包给小作坊,结果品控全面失控。

还有就是个别店铺的售后,某个网友表示,自己新买的雅迪电动车,骑在路上滋滋响,随后去维修,售后师傅的态度让人大失所望。
一个产品最先拿住顾客的肯定是你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这两点缺一个顾客都很难买单。
现在的雅迪,像极了当年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市场份额还在,但所有人都知道它危险了。

行业分析师算过一笔账: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将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智能化车型占比超一半。
九号、小牛已经卡住高端入口,哈啰、美团甚至小米都在跨界抢蛋糕。雅迪手里还剩两张牌:全国最强的经销网络,和年销千万台的规模优势。

但要翻盘,它必须做三件事:第一,把研发投入翻倍,死磕电池安全和智能系统;第二,重建质量管控体系,哪怕成本上涨也要保住口碑;第三,彻底撕掉“低端”标签,用一款真正让年轻人尖叫的产品证明自己。

回看历史,华为当年也是靠Mate7撕掉“合约机”标签,比亚迪靠刀片电池逆袭特斯拉。
雅迪能不能复制这种奇迹?答案或许就在某一天。
但如果继续“砍成本保利润”,等待它的恐怕不是重生,而是慢性死亡。
市场从来不会淘汰电动车,但一定会淘汰跟不上变化的企业。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雅迪电动车还有未来吗?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