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加拿大这次是真的危险了,根据白宫最近发布的一系列消息,美国将加拿大列为“第51个州”的计划并非玩笑,而是“认真考虑”的议题。
并且如今美国甚至质疑起了两国边境线的合法性,称其是“1908年的人为分割”。消息一出,加拿大政坛震动,军方也连夜进入戒备状态。
放在之前谁能想到,之前这条被称为“世界最安全非军事边界”的5000公里分界线,竟成了加拿大日夜提防的“火药桶”?

那美国这次究竟是真要吞并邻国,还是想借机敲打“不听话的小弟”?这究竟是政治恫吓,还是美国百年野心的冰山一角?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就已经开始为吃定加拿大做足准备了。
1814年8月,英军攻入华盛顿,将白宫烧成焦炭——这场被美国人视为国耻的战争,正是美加恩怨的起点。
当年美国以“解放加拿大”为名挥师北上,却被英国殖民军和加拿大民兵联手击溃。白宫大火熄灭后的200多年里,美国再未公开承认过对加拿大的领土野心,直到今天。

历史学家翻出泛黄的档案,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早在1920年代,美国陆军参谋部就秘密制定了代号“赤色战争计划”的侵加方案。
这份长达400页的文件详细标注了加拿大五大湖区的铁路枢纽、魁北克法语区的舆论弱点,甚至计算出“只需三周就能控制渥太华”。
若不是二战爆发转移了美国注意力,这份计划差点被付诸实施。“美国人连行军路线都画好了。”
一位渥太华大学冷战史教授举着复印件说,“他们打算从西雅图、底特律和缅因州三路突进,用海军封锁哈利法克斯港——就和当年拿破仑打俄罗斯一样狠。”

对此加拿大人也并非毫无察觉。1931年,加拿大国防部在温尼伯郊外修建了北美第一座全地下指挥所,墙上至今留着用红漆刷写的标语:“每一寸土地都要让美国人流血!”
二战期间,加军甚至秘密演练过“反攻美国”的极端预案——用轰炸机摧毁纽约证券交易所,用潜艇封锁密西西比河。这些疯狂计划在1945年后被永久封存,但恐惧的种子早已深埋。
今年6月,美加两国战机在格陵兰岛上空展开联合军演。这片冰雪覆盖的丹麦属地,突然成了地缘博弈的新焦点。
加拿大飞行员发现,美方参演的F-35数量比往年多出三倍,且频繁逼近加方领空。“他们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一名要求匿名的加军指挥官说,“每次我们拦截,对方就用开玩笑的语气在无线电中喊‘放松,未来都是自己人’。”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压迫,让加拿大人想起1898年的夏威夷。当年美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登陆檀香山,七万土著居民的反抗在炮舰面前不堪一击。
吞并夏威夷后,美国海军迅速将其打造成太平洋堡垒——这段历史如今在加拿大议会大厦里被反复提及。
“我们不是夏威夷,但美国人显然觉得历史会重演。”加拿大前外交部长马克·加诺在电视访谈中面色凝重。
如今漫步在美加边境小镇德卢斯,游客们仍会为界碑上“世界最长友谊线”的铭文拍照留念。但当地居民发现,美国海关最近开始严查加拿大车牌,连买菜大妈都被要求出示“未来居留意向证明”。

“他们(美国人)在一点点收紧绞索,”一位边境农场主摸着被推倒的界桩说,“上周国土安全局的人说我家的玉米地‘可能涉及领土争议’,简直疯了!”
这种渗透战术早有先例。1846年英美签订《俄勒冈条约》时,美国谈判代表故意将北纬49度线画得模糊不清,为日后制造争端埋下伏笔。
如今同样的策略被升级运用:白宫法律顾问翻出1908年边界条约的漏洞,声称“当时未经全民公投的领土划分无效”。
对此加拿大外交部连夜发出反驳,但美国网友已在网上发起请愿,要求“按人口比例重新划定边界”——这意味着加拿大将失去90%的国土。

军事观察家注意到更危险的信号:五角大楼上月将驻北达科他州的第11装甲团调往美加边境,该部队配备的M1A2坦克能在零下40度作战。
“他们在演练极地突击,”渥太华智库研究员艾米丽·张调出卫星图片,“这些坦克的履带印一直延伸到边境铁丝网,最近处只有20米。”
从1812年的白宫大火到今天的第51州计划,加拿大始终活在美国的阴影下。这个拥有998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军队规模却不及纽约警察局。
它的人均GDP高达5.2万美元,国防开支却只够买72架F-35——而美国空军现有1750架。

当白宫发言人被问及“是否考虑武力吞并”时,其暧昧回答更令人胆寒:“美国始终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但历史教会我们——真正的和平需要绝对的安全。”
而且这一次,英国也挡不住美国。有消息称,英国为了缓和美国和加拿大的争端,甚至提出允许美国加入英联邦。
然而对于这个英联邦,美国貌似没啥兴趣。也许对美国而言,加拿大这块大肥肉,才是最值得一吃的。

站在落基山脉的瞭望台上,加拿大公园管理员望着山脚下美军的装甲车队,突然想起一句谚语:“自由就像山顶的雪,看起来永恒,但阳光一照就会融化。”
此刻夕阳西下,雪峰上的枫叶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这场21世纪最离奇的领土争端,究竟是美国的虚张声势,还是百年扩张的终极篇章?当“盟友”变成“猎物”,国际法还能否守护弱者的尊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