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夜市值蒸发6400亿!被罚款50亿美元!
这就是英伟达已经发生或者即将面临的困境,在中美科技局势越发严峻的情况下,英伟达却顶风作案,中国也不惯着它,直接展开了调查。
但还是有人不明白,这个号称全球芯片宠儿的英伟达,究竟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才会让中国主动出击呢?
立案调查
2024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消息传出后,英伟达的股价在美国股市上应声下跌2.55%。
短短一夜之间,这家芯片巨头的市值就蒸发了约6400亿元人民币。
要知道,640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GDP,而这仅仅是因为一则调查消息就蒸发的市值。
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查,英伟达迅速做出回应,公司坚称自己是凭借实力取胜,否认存在任何垄断行为,他们强调,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完全来源于优质的产品,而非不正当竞争。
这个回应看起来似乎颇有底气,但是否能够说服中国监管部门,还有待观察。
不过,英伟达与中国监管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反垄断调查背后的博弈
2019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
由于涉及跨国交易,中美两国的监管部门都需要对此进行审核,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这笔交易提出了一系列条件。
监管部门要求英伟达不得进行捆绑销售,不得限制客户的设备购买选择,同时还需要公平对待中国市场,提供无差别的设备销售服务。
这些条件的核心目的,就是防止英伟达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来限制竞争或损害中国市场利益。
然而,收购完成后的情况似乎并不如中国监管部门所期望的那样,有迹象表明,英伟达存在强制搭售、限制客户自由选择等不当行为。
这些行为无疑触碰了中国监管部门的敏感神经。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的变化也给这场收购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政府开始频频出台限制措施,试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作为美国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英伟达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博弈中。
美国商务部要求英伟达等公司必须获得许可才能向中国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这一举措无疑给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这种局面,英伟达迅速做出反应,推出了一款名为A800的阉割版芯片,试图在遵守美国出口管制的同时,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这款芯片虽然性能略低于被禁止出口的高端型号,但仍能满足大部分中国客户的需求。
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中国用户认为,这种做法显示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不尊重,导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一度受损。
随着时间推移,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产芯片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比如,华为最近推出的麒麟芯片在性能上就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即便对英伟达实施制裁,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也变得可以承受。
对英伟达的影响
而这次的立案调查,让英伟达面对的处境可谓是进退两难,一方面,公司需要配合美国政府的技术管制政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来维持盈利。
据统计,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如果此次反垄断调查最终成立,英伟达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罚款金额最高可达50亿美元,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对英伟达展开调查,就连美国本土也对这家芯片巨头虎视眈眈。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最近也在调查英伟达是否利用其市场地位来限制竞争,这种两面受压的局面,无疑让英伟达的处境更加艰难。
不过,这次事件也为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带来了机遇,国产芯片厂商或许能够抓住机会,加快技术突破,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然而,科技发展终究是一个需要全球协作的领域,过度的制裁和限制,最终可能会阻碍整个行业的进步。
结语
无论如何,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如何,都将对全球芯片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个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但也可能更加公平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学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谨慎前行,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找平衡点。
对于英伟达来说,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公司需要在满足各国监管要求和维护自身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同时,他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全球战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观察者网——2024-12-10《最高可能罚款超50亿美元,中国为何会对英伟达动手?》
南方都市报——2024-12-10《英伟达回应反垄断调查,市值一夜蒸发超6000亿元》
买家排队,到你这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