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动态
Product Updates
禾赛激光雷达赋能极氪007GT
4月15日,极氪007GT正式上市,全系标配禾赛ATX激光雷达。禾赛ATX搭载第四代芯片架构技术,升级光机设计和激光收发模块,实现小巧体积与强劲性能结合,已获11家头部主机厂几十款车型定点,第一季度开启大规模量产交付。
禾赛与极氪深度合作,持续突破智能驾驶安全性能与功能创新,助力极氪千里浩瀚智驾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TDK全球首发10µF车规MLCC
4月14日,日本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TDK 宣布推出全球首款3225尺寸(3.2x2.5mm)10µF/100V车载MLCC,突破行业容量极限,2025年4月量产。
该产品采用X7R材料,耐温-55℃~125℃,适用于电动汽车电驱、ADAS等高密度场景,较传统4.7µF容量提升113%。技术核心为高密度电极与强化介电材料,可节省5%-8%ECU空间。TDK已与Tier 1供应商测试,瞄准日系/德系车企800V平台需求。
新汉发布AI交通计算机
4月14日,新汉(NEXCOM)推出nROK 7280-7AC5IP计算机,专为智能交通设计。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Meteor Lake H系列处理器,提供26 TOPS AI算力,CPU性能提升30%,支持实时交通监控、事件检测及行人安全系统。其IP67防护等级、-40°C至60°C宽温范围及军用标准抗振抗冲击性能,确保恶劣环境稳定运行。
新汉总裁Peter Yang表示,该产品将助力打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优化交通流量,缩短事故响应时间,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升级。
诚迈科技联手QNX、Ampere革新智能座舱技术
4月16日,诚迈科技宣布与QNX、Ampere深化合作,推出下一代数字座舱仿真平台。该平台基于ArcherMind FusionOS、QNX Hypervisor及Ampere处理器,实现软硬件解耦与多系统兼容,显著降低车企开发门槛,缩短60%硬件依赖周期。
平台支持AI算法与座舱大模型并行开发,赋能车企高效创新,加速车规级产品落地。三方技术互补,形成“芯片-OS-工具链”全栈能力,助力中国车企抢占智能汽车市场先机,打造差异化用户体验。
企业动态
Corporate Updates
王从鹤出任上汽创新研发总院院长
4月16日,上汽集团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原创新研发总院院长芦勇调任核心底盘供应商上海汇众总经理,其职位由泛亚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王从鹤接任。芦勇曾主导上汽新能源研发体系整合,此次转岗或强化供应链垂直整合;王从鹤作为电动化专家,将加速自主技术突破。
同步曝光的还有上汽自主板块“1+6”执委会架构,通过集体决策提升电动化转型效率。
Lyft1.75亿欧元收购FreeNow
4月16日,美国网约车巨头Lyft宣布以1.75亿欧元收购宝马和奔驰合资的出行服务公司FreeNow,正式进军欧洲市场。FreeNow覆盖欧洲9国150多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电动滑板车和共享汽车服务。此次收购将使Lyft的潜在市场规模翻倍,年出行次数从1610亿次增至3000亿次。
Lyft CEO David Risher强调,这是“合适时机”的战略扩张。然而,Lyft将面临优步和Bolt的激烈竞争,同时需应对欧洲复杂的监管环境。
鹏辉能源12GWh储能产线4月投产
近日,鹏辉能源宣布位于青岛城阳区的储能电池生产项目一期即将于4月试生产,年产能达12GWh,年产值50亿元。该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占地1000亩,一期主要生产314Ah磷酸铁锂大储能电芯,覆盖电力、工商业、家庭储能等多场景。电芯厂房面积9.3万平方米,为鹏辉集团最大单体厂房,设备调试已进入尾声。
作为青岛首个百亿级储能项目,鹏辉能源的投产将推动当地储能产业链升级,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江苏亨睿联手上海电气破解碳纤维技术瓶颈
4月15日,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与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获致公党上海市委见证。这家专注碳纤维的民企将依托在新能源汽车、航空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联合上海电气攻关复合材料工艺瓶颈。
合作重点突破国产大飞机、轨道交通等高端应用的碳纤维解决方案,剑指千亿级轻量化市场。
亿纬锂能匈牙利基地获批
近日,亿纬锂能匈牙利德布勒森45万㎡电池基地获批,投资近百亿,2026年投产。该基地年产30GWh 4680大圆柱电池,专供宝马,成欧洲首个量产4680工厂,规模超特斯拉美国厂。匈牙利政府补贴3766万欧元,税率仅9%。项目将创造1000岗位,并联合当地高校研发。
曼恩在纽伦堡启动电动卡车电池生产
近日,曼恩在纽伦堡启动电动卡客车电池生产,首期投资1亿欧元,并宣布追加1.5亿欧元研发下一代技术,目标实现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全链条本土化。工厂初期年产能1.5万套,2026年扩至3万套,支撑其2030年电动车型占比50%目标。
分析师推测其或转向高镍三元或固态电池技术,以突破500公里续航瓶颈。此举加剧欧洲商用车电动化竞赛,戴姆勒、沃尔沃等均已布局电池产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