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诸亲王中如果单论时运的话,那么应该没有人超过庆亲王奕劻。诚然,从大清入关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位尊权大的亲王,诸如睿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等等。
不过这些亲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身份都是皇子。根据分封原则,只有皇子和享有世袭罔替的亲王子孙才有资格封为亲王,有清一代,恐怕只有奕劻是个特例。
那么初始爵位只是辅国将军的奕劻,是如何成为铁帽子王的呢?
奕劻的出身问题必须要搞清楚宗室成员的出身大体上分为近支和远支两大类,近支中又细分为普通宗室和近派宗室。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所以御史还得费点笔墨阐述一番。
清代近支宗室分为五系,即康熙帝一脉,雍正帝一脉,乾隆帝一脉,嘉庆帝一脉,道光帝一脉。其后的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或仅有一子或未曾生育,故无近支宗室一说。
奕劻的祖父是乾隆帝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按血统而言属于近支宗室大类。不过随着后来皇系的下移,在近支宗室内部又形成了近派宗室和普通近支宗室。
那么如何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别呢?其实也很简单,早在康熙帝时就对近支宗室的命名进行了规范,就是皇子皇孙都有固定的辈分和偏旁。
如康熙帝皇子皆以“胤”字为辈,以“衤”字为偏旁;雍正帝皇子以“弘”字为辈,以“日”字为偏旁;乾隆帝皇子以“永”字为辈,以“王”字为偏旁;嘉庆帝皇子以“绵”字为辈,以“忄”为偏旁;道光帝皇子以“奕”字为辈,以“言”字为偏旁。
奕劻两者只占其一,仅有“奕”字辈分而无“言”字偏旁,所以就属于普通的近支宗室。与同一时代的恭王、醇王有着显著的身份差异,而且从制度层面而言,他根本不具备封王的资格。
永璘一脉中奕劻也非法定承爵人永璘去世后,由其子绵慜降级承袭郡王爵。绵慜无子,但因其生前有功,死后道光帝将仪郡王绵志之子奕䌽过继为后,并恩准再袭郡王一次。
道光二十二年奕䌽以服中纳妾,交宗人府议罪。奕䌽为了保住爵位向宗人府行贿,而永璘第六子辅国公绵性看准时机四处钻营觊觎王爵。事发之后,两人均被夺爵。
庆郡王的爵位最终阴差阳错地落在了永璘第五子不入八分镇国公绵悌的头上。而绵悌也是不争气的主,因罪被降为镇国将军,他也是身后无子,死后由绵性之子奕劻为嗣,并将袭为辅国将军。
可以看出,永璘一脉的爵位承袭比较复杂,奕劻因为运气的关系最终成为永璘爵位的法定继承人。按照正常的承袭方式,到了“奕”字辈时应是贝勒爵,无奈伯叔们不作为而降为辅国将军。
咸丰即位后,鉴于近支宗室凋零的现状,与咸丰二年封奕劻为贝子,咸丰十年进为贝勒,至此奕劻才获得了高等级的宗室爵位。而且按照正常的程序,奕劻不可能再进一步而获封王爵,这也是出于他出身的限制。
同、光两朝迈入崭新阶段同治十一年皇帝大婚推恩加封宗室,奕劻加郡王衔(不算实封),并开始在朝中担任要职,授御前大臣。
只是同治后期至光绪十年之前,奕劻还没有真正进入两宫太后的视线,直到光绪十年三月,也就是甲申易枢恭王被慈禧打压的那一年,奕劻被任命为管理总理衙门,并正式加封庆郡王。
此后的十年间,奕劻紧跟慈禧的步伐,处处逢迎讨好,赢得了慈禧的青睐和重用。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万寿,奕劻一步到位晋和硕亲王。
奕劻除了会讨好慈禧和敛财之外,其他并无所长,个人能力也很一般,甚至都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所以他被加封为亲王的时候,很多宗室王公和朝臣都是心有怨言的。
慈禧对于奕劻的才能也不是不了解,她对奕劻有一个基本的评价:“他是什么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最贴心。”从这个评价中也能看出,慈禧重用奕劻主要还是他会来事。
戊戌政变的过程中,奕劻坚定不移地站在慈禧的一边,客观地说也是出了大力的。作为回报,慈禧不顾家法体制,特加奕劻亲王世袭罔替,成为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戊戌政变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该年的四月恭王病逝,这也意味着道光帝的儿子们已经全部离世。“奕”字辈中,最有资历的就是奕劻了。
慈禧加封奕劻世袭罔替,一来是为了褒奖他的功劳,二来也是近支宗室中无人可用,必须要培养出一个得力的王公。退一步来说,如果恭王要是没有离世,那么奕劻的铁帽子王恐怕还无法获得。
慈禧晚年奕劻以亲王身份总揽军机处和总理衙门,其权力达到顶峰。然而他与袁世凯沆瀣一气,最终将大清国给出卖了,成为爱新觉罗氏家族的罪人。
纵观奕劻的一生,从辅国将军一跃为铁帽子亲王,其运气成分占了大头,故而说奕劻是有清一代最有时运的王爷。
他是个明白人
走向共和电视剧里面,李莲英也讲了庆亲王来历。本来是郡王爵位,后来家道中落,没了爵位,但是奕劻学了一身的好文采,字也写的漂亮,和慈禧太后的娘家弟弟桂祥是邻居,桂祥文化水平不高,经常找奕劻写信,而且还得变着法写,不重样,一来二去结了亲家。慈禧太后就恢复了他的爵位,但是太穷了,奕劻上来后就大肆捞钱。
他的时运,国家的霉运,这是不折不扣的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