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哪吒2》贡献的50元电影票钱,真正到导演和创作团队手中的可能不到5元!剩下的45元,被资本、影院、甚至税务层层瓜分。这场百亿狂欢背后,谁是最大赢家?谁又在“躺赚”?

一、资本分账:100亿票房,近半进了影院口袋
根据猫眼数据,《哪吒2》总票房100亿中,先被扣除10亿线上服务费(猫眼、淘票票直接拿走),再扣除8.3%的税费和专项资金,剩下的91.7%才是分账票房。
- 影院院线分走52.27%:约43亿,相当于每张票近25元进了万达、横店等影院腰包。
- 片方分走39.32%:约36亿,其中光线传媒和导演饺子的公司拿走大头。
- 其他费用占8.41%:包括宣传、发行等杂项,约7亿。
专家点评:某院线经理透露,“影院分账比例是行业铁律,疫情后影院亏损严重,《哪吒2》是救命稻草。”
二、导演暴利?饺子靠股权“躺赚”8亿
导演饺子不仅是创作者,更是资本玩家。他通过控股的两家公司(成都可可豆、自在境界)分走片方收益的25%,约8亿票房分红。若加上衍生品和版权收入,个人总收入或超10亿。
- 投资回报率1600%:《哪吒2》成本仅5亿,净利润超30亿,光线和饺子对半投资,赚得盆满钵满。
- 衍生品“隐形金矿”:哪吒手办、联名商品等销售额预计破5亿,饺子作为IP核心拥有者,分成比例更高。
冲突点:网友质疑:“导演拿8亿是否合理?编剧、特效团队能分多少?”业内人士回应:“资本主导下,创作团队分成不足5%是常态。”

三、光线传媒成最大赢家:股价暴涨75%,基金疯狂套现**
作为《哪吒2》主控方,光线传媒通过旗下三家出品公司和独家发行权,独揽片方收益的70%,约20亿。
- 股价4天暴涨75%:春节后市值激增211亿,重仓基金如工银文体产业(持仓3334万股)单周浮盈超3亿。
- 阿里“神操作”踩空:阿里创投在2024年底减持334万股,错失节后暴涨,股民调侃“割肉割在地板上”。
资本的无间道: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春节前押注《哪吒2》的机构已高位套现,散户跟风风险极高。”
四、影院“久旱逢甘霖”,但危机未解
尽管影院分走43亿,但全国超1万块银幕中,70%仍处于亏损状态。一线城市影院靠《哪吒2》短暂回血,三四线城市上座率不足30%。
- 票价的争议:春节档均价55元,同比上涨20%,观众吐槽“看不起”。
- 行业洗牌加速:中小影院因无力支付高额分账比例,可能被万达、大地等龙头吞并。

五、哪吒的百亿神话能否复制?
- 海外市场试水:《哪吒2》登陆美、澳等地,若海外票房破5亿美元,全球排名或冲进前五。
- 续集的风险:《哪吒3》制作成本或飙升至10亿,观众审美疲劳下,票房压力巨大。
- 衍生品的赛道:中国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不足10%,远低于好莱坞的70%,下一个增长点在此。
结尾:
100亿票房,是国漫的胜利,更是资本的游戏。当观众为“哪吒不认命”热血沸腾时,或许也该问一句:我们的电影票钱,究竟喂饱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