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约车行业的动静,着实有点大。先是滴滴要回归,后曹操出行就被曝出要裁员百分之四十。
看的一众网约车司机人心惶惶,虽然后来澄清只是正常的业务优化,但是不少人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网约车行业的下半场,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动荡”?
别说第一梯队的不安定感,原本埋身在第二梯队悠哉过日子的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也在夹起尾巴过日子。
而此次被讨论的曹操出行,怎么也没想到,一直跟在滴滴背后亦步亦趋的它,也能成为司机热议的对象。
成立于2015年的曹操出行,从资历上来说,是货真价实的滴滴“小弟”,而且走得跟滴滴是不一样的路子,主要面向的是B端企业用户,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跟同行竞争,可以说是前景广阔。
而且其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让其独占鳌头,也借着网约车发展的这一段东风,顺利跻身“独角兽”行列。并且在2018年,一举拿下了10亿元的A轮融资,更加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还只是开始,在2021年9月份,曹操出行更是宣布完成金额达到38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2020年以来网约车出行企业拿到的国内最大额度的单笔融资,正式拥有了跟滴滴叫板的资本。
曹操出行不只有钱,还有背后的靠山,吉利出行给了它强有力的依仗。
如果说这么一直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以后的日子也不错。但是从2021年开始,网约车行业开始了旷日之久的“地震”,监管部门开始瞄准了这个行业,几个头部平台的好日子,也开始到头了。
首当其冲的滴滴在去年七月份被迫下架,给了所有网约车企业一个警钟:要不就乖乖听话,要不就被当成枪把子。
曹操出行也因为线下揽客的多种营销手段,被监管部门不断约谈。更要命的是,随着网约车行业拐点的来临,多地网约车市场进入了“订单荒”的时代,平台拼命抽成,司机拼命跑车,都维持不了两方的温饱。
不管是几个头部的快车平台,还是下面的滴答出行、一喂出行等顺风车平台,皆是如此,出行行业的寒冬真正来临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要随着行情改变的。现在的情况,不少企业都从“进攻型”变成了“保守型”,这种战略大调整,意味着人们的出行意愿减少、市场规模不再。
然而,随着冬天的逐渐过去,行业回暖终究会来临,只不过要想恢复如初,肯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各位司机能熬得下去么?
油价涨了猪肉菜价都会涨,这么说的纯纯的未成年吧
一喂是最恶心的平台,注册要收钱,跟乘客沟通也要收钱,接个订单还要交保证金
油价还可以再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