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台海一旦开战,美军5000枚远程导弹会在三周内耗尽?

锻炼行者 2025-02-19 16:02:17

有人提出观点,认为美国拥有约五千枚导弹,而中国不具备同等数量,此言旨在质疑对方意图。若美帝介入台海事务,将面临东风系列导弹的直接反击风险。相关方代表表示,若涉及美本土利益的冲突升级至台海战事,中国坚决回应并警告,将采取果断措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包括对美国领土的直接应对行动。此明确表态旨在向美国决策层传达,一旦中国进行台湾统一行动期间,美国干预,解放军将直指华盛顿作为反击手段之一。

近期,一份源自美国智囊团的报告揭示了关键信息,即若发生台海冲突,美军的弹药储备可能仅能支撑不超过七日。此情况预示着美军在实际作战中将遭遇显著挑战,主要体现在补给链的紧张与弹药资源的迅速消耗上。这不仅限制了军事行动的持续性,还可能迫使美军采取更为谨慎的战略决策,以确保有限的弹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这也凸显出供应链管理、后勤保障以及紧急补给策略的重要性,成为未来军事规划与准备的关键考量因素之一。此事件暗含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与军事考量。

去年,台湾媒体报道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源自美国华盛顿一家智库的研究发现,若发生台海冲突,美国的弹药储备不足以支撑超过七日,这一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智库,专精于探讨中美互动及国防议题,近期公布的研究成果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报告指出,中国在台海潜在冲突中享有有利条件,包括时机、地理位置以及民众支持,尽管采取军事行动会带来成本,但这一成本对美国而言更为沉重不可承受。直接干预台海局势对美军而言构成高风险策略,成功与否难以预测,失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该研究由美国智库提出,旨在警示美国,勿将其行为作为赌注。

某国际智囊团竟公开推测,一潜在冲突可能于2030年前起始,若美国参战,将承受巨大损失。报告中列出了美军可能使用的导弹数量,具体包括4000枚空对地联合防区外导弹、450枚远程反舰导弹、400枚鱼叉反舰导弹和400枚战斧导弹。

依据报告综合分析20次台海兵棋演练,若美军以全力投入态势运作,三周内将消耗约5000枚远程导弹,此估计是在美军努力调控发射频率下的保守估算。若美军全情投入,该数值可能显著提升。关于美国当前能支持军事行动的弹药库存规模,外界信息有限,显然并未达到五千枚这一水平。

美国某智库在其发布的报告内,对美国的国防政策表达了批判意见,指出该政策倾向激进,可能无意中引发与特定国家的争端,且美国当前似乎缺乏充分的实力来有效应对此类冲突。尽管美国军方在多个领域积极强化其军事部署,但面对中国的强大军事实力,美国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报告指出,若美国欲对我国实施拒止与惩罚性威慑,仅凭战略意图不足,还需确保拥有充足的弹药储备及完善武器系统支持。否则,在冲突爆发时,美军将面临与报告所述相一致的风险。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我国军事能力显著增强,尤其在导弹技术及核武领域,已达到与美国接近的水平。此外,我国的工业体系被视作全球最为完备且强大的,这一地位或超越美国。

某美国智库在其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正迅速减少与美国的差距,并暗示美国可能需通过军事手段来应对这一挑战。某美国智囊团透过发布的报告意图警示美国,促使该国提高警觉。然而,显然美国并未计划减少其行动幅度,反观其对台湾的军售规模似乎将持续扩大。

岛内局势亦显动荡,近有传闻指出台湾正计划向美国购入F-35战斗机。此消息激起了广泛讨论,其关键在于F-35作为当今世界顶尖的战斗机,美国对其出口实施极为审慎的限制策略,即便对紧密盟友日韩,购入的F-35数量与型号均有限定,更何况对非盟友的国家。

尽管某方已明确表示强烈购买意向,其能否成功购入仍存在不确定性。能否实际使用所购商品,存在疑问。

媒体报道曾提及,美国在向台湾出售军事装备时遵循一套策略:初期提供规模较小、试探性的装备,观察台湾的反应。若台湾对此表示高度重视与珍惜,则后续可能会逐步释放更多装备。反之,如果台湾表现出强烈的渴望并暗示寻求更多装备,这可能预示着后续的军事援助将受到限制,甚至面临被完全中断的风险。

相关官员表示,美国采用此类策略旨在施加心理影响,促使目标对象持续依赖。若爆发冲突,美国难以将全部军力投入其中,即便如此,其军事优势亦不能确保必胜。

未来形势引发深刻思考美国的军事工业利益是否可能导致其深陷复杂局势之中?我认为当前美国实为表面强大而实际脆弱的存在,即便与朝鲜或伊朗发生冲突,美国也并非无懈可击。

0 阅读:101

锻炼行者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