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将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对外援助活动展开全面审查,并可能对其进行重组,以确保符合“美国优先”的政策。这一消息还未完全发酵,特朗普政府便直接采取行动,关闭了USAID总部,并禁止员工进入。这一决策不仅导致上万名工作人员瞬间失业,也意味着美国自二战后长达76年的全球援助战略或将彻底终结。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的“开刀”行动远不止USAID。中央情报局(CIA)也在2月4日宣布了一项“买断计划”,鼓励员工提前退休或辞职,以更好地与特朗普的政策优先级保持一致。这一系列雷霆手段,彻底颠覆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全球战略布局。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来看,USAID、CIA等机构长期以来都是“赔本买卖”,投入巨大却难以直接见效。而美国政府目前债务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国民信用卡违约率创下近十年新高,财政赤字雪上加霜。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特朗普果断选择砍掉海外庞大的援助和间接干预体系,将资源集中在国内。
以USAID为例,该机构过去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政治干预,通过非政府组织(NGO)向亲美势力提供资金支持。例如,2014年,该机构被曝光曾向“亲西方”群体输送超过50亿美元。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援乌资金更是高达1800亿美元,这些天文数字的开支无疑让美国民众深感不满。特朗普作为商人出身,深知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因此他选择关停USAID,削减不必要的国际支出,专注于美国自身发展。
特朗普的决策不仅在国内引发震动,也让全球局势发生微妙变化。美国长久以来依靠美元霸权、军事基地和外交援助掌控全球秩序,如今突然“撤退”,让盟友们措手不及。最关键的是,“去美元化”进程在全球加速。
例如,中国与沙特签署了人民币结算石油协议,26%的交易已经不再使用美元。巴西和阿根廷推动“苏尔”共同货币,俄罗斯与印度采用本币结算石油贸易。美国此番“收缩”,无疑加快了全球摆脱美元控制的步伐。
对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承认,世界终将回归“多极结构”,单极霸权不再是主流趋势。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战略调整,意味着美国可能会逐步放弃全球霸权地位,退守美洲大本营,优先发展自身经济,转型为一个“地区性强国”。
美国之所以长期承担全球霸主角色,不仅是为了掌控世界秩序,也是因为它具有天然的“吸附属性”——许多国家希望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以获取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但“带头大哥”并不好当,每年高额的海外支出早已成为美国经济的巨大负担。
过去,美国为了维持“长臂管辖”体系,在全球设立了数百个军事基地,并通过USAID等机构干预他国内政。这些年,美国人民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全球霸权体系并没有真正给普通民众带来好处,反而加剧了本国经济困境。因此,特朗普选择收缩海外战线,减少国际援助,让美国回归本土发展。
尽管特朗普此举看似激进,但美国是否真的会完全放弃全球霸权,仍存变数。一方面,美国军工复合体和金融资本集团并不会轻易放弃全球主导地位,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政策走向。另一方面,美国的盟友如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也不愿看到美国撤退,因为他们的安全与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存在。
此外,特朗普的这一战略调整,很可能在未来受到美国国内政坛的激烈反对。民主党和部分共和党建制派,依然坚定维护全球霸权,他们会利用国会施压,甚至可能阻止特朗普彻底关闭U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