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度放话,威胁如果欧洲盟友不提高军费,美国可能会考虑退出北约。这番话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被解读为美国霸权体系可能面临重大危机。然而,特朗普此举真的意在让美国退出北约,还是在进行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北约自冷战时期建立以来,一直是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其存在的本质是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利益。然而,随着美国国内财政赤字攀升,特朗普政府不愿再为北约提供无条件的军事保护,因此他不断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他们承担更高的军费开支。
在特朗普看来,欧洲长期以来“搭美国的便车”,既享受北约的安全保障,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军事开支。早在他竞选总统时,他就多次强调,北约盟国的军费应提高至GDP的5%。然而,当前欧洲最高的军费开支——波兰,也仅为4.7%,其他国家普遍维持在2%左右。要让欧洲各国军费直接翻倍,这无疑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迅速作出回应。他在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通话后,承诺“为了强大的北约,期待共同努力、提高国防开支和生产”。这22个字的表态,看似是对盟友的鼓励,实则是对美国的一种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吕特甚至建议欧洲国家通过削减社会福利的方式,提高军费开支。这种提议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因为欧洲国家长期以来以高福利制度著称,削减福利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加剧民众的不满。然而,为了迎合美国,欧洲政客似乎已经做好了牺牲民众利益的准备。
尽管特朗普态度强硬,但现实情况是,美国并不可能真正退出北约。北约不仅是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更是其在欧洲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如果美国退出北约,等于拱手让出在欧洲的影响力,俄罗斯将趁机扩大势力范围,而欧洲可能会寻求与中国或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成严重威胁。
特朗普此举,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威胁退出北约,迫使欧洲增加军费,为美国减轻财政负担,同时确保北约仍然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这种策略并非首次使用,早在他第一次担任总统时,他就以类似的方式逼迫德国、日本等盟友提高军费开支。有趣的是,欧洲的困境并非完全是被美国“拿捏”,而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长期以来,欧洲多次宣称要实现军事独立,不再依赖美国。然而,除了口号喊得响,实际行动几乎为零。欧洲国家军费开支有限,军事技术仍严重依赖美国,而北约体系更是让欧洲在防务上离不开美国。换句话说,欧洲的“独立自主”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附庸。
更讽刺的是,欧洲一边想要摆脱美国的掌控,一边又不得不继续向美国缴纳“保护费”。吕特等政客愿意削减社会福利来满足美国的要求,无非是害怕北约真的解散,届时欧洲将不得不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然而,欧洲政客的这种妥协,并未能换来美国的真正信任,反而让欧洲更加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