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冬,是旧时东北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农业社会在高寒环境下被迫进入慢节奏的生活状态。
当呼啸的西北风卷起漫天雪粒子吹过荒野的时候,关东大地的气温能低到零下三十度,滴水成冰只是最基本的描述,在外面如果过多停留,能冻得灵魂出窍。
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大雪壳子能到腰,交通往来不便,人们一般很少出门。在远远谈不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旧关东,农业生产完全停摆。那么,不猫冬还能干什么呢?
不过,在历经大半年的辛劳之后,猫冬也确实是一种天然的馈赠,大人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捏着酒盅,支起白菜炖冻豆腐的锅子,两口烧酒下肚浑身血脉通透,再与屯邻看两圈小牌,用黄豆粒当赌注,只怡情而不伤感情。
屯子里的小嘎把自己穿得如同大倭瓜,成群结伴支爬犁、抽冰猴,回家之后在小土仓子里扒拉出来冻粘豆包,埋在火盆里烧得焦香四溢。
快乐的成本极低……
而在民国的旧东北不仅特产三宝,也不仅有三大怪,还有遍地起局建绺的胡匪。
这些胡匪虽不是好东西,但也是爹生娘养的碳基生物,在冰天雪地的极寒环境下也一样得停摆猫冬。
那么,旧东北胡匪的猫冬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01
旧时土匪全国各地都有,但在东北却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即“胡子”。
东北的胡匪多骑马,所以也称“马匪”、“马贼”、“马胡子”,尤其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西走廊的这些平原地带,胡匪都是成群结队的骑马奔行,处于流动状态,而不是像威虎山的座山雕那样修建固定据点。
在固定据点那是作死行为,纯纯是给清乡局、省防军提供战功KPI,再厉害的匪绺也不可能打过正规军,两者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再拉的正规军,那也是有成建制的组织度,会有相对统一的武器装备与后勤补给,以及基本的日常操练与战术配合。而胡匪成天就想着打家劫舍、享受生活,怎么可能有操练。
所以,为了避免被围剿,胡匪就只能四处流窜。在春夏秋还好,虽然也挺遭罪,但不至于冻死。到冬天就不行了,不是遭罪不遭罪的问题,而是生存与毁灭的问题。
于是,在每年深秋地寥场光之后,绝大部分绺子都是分红柜拉片子,把长响子窑了,作鸟兽散,猫冬去也!
待明年春天再集合起来干买卖。
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具体猫冬生活方式也与所处地区存在直接关系,比如在奉天省的东边道(即今天的通化、白山一带),还有黑龙江省的黑河道(即今天的小兴安岭一带),多深山密林,方便隐藏踪迹。
所以有相当部分的胡匪会三个一帮、五个一伙的进山猫冬。
这在秋天时候就需要做准备了,一般是抓住跑山的地户或者是直接劫掠匠人,用枪逼着他们给修建地窨子。
地窨子也叫地窝棚,是一种简易却可靠的临时居住房屋,即就地下挖1.5-2米深的长方形土坑,讲究一些的还会把干草、木材等扔进去点燃,过一遍火,可以去除湿气,驱赶虫蚁。
然后砍伐原木,在土坑上面支起来一排人字架,用黄泥裹着干草抹平缝隙,外面钉一层树木,再铺上干草。
也有使用土坯垒起来一米高之后再支人字架的,这种可以有条件留一扇小窗户,属于地窨子中的精品房……
这种地窨子的防风保暖效果好,再盘上小土炕,每天架火烧得热烘烘,胡匪住在里面完全可以抵御严寒。
在进山之前胡匪会准备足够的粮食,甚至把小石磨也用毛驴子驮进来,磨小豆腐,用山里红炒着吃,非常香。
有会打猎的,则经常下套子、埋关子、支阎王碓,能抓到狍子、樟子、兔子、山鸡,或红焖或清炖。
当然,如果不缺子弹,也可以直接去打蹲仓的熊瞎子。
附近如果有河流,则撺冰窟窿下网捞鱼。
看起来生活很不错,实际却是枯燥乏味,毕竟人是群居动物。
所以有那丧尽天良的胡匪,还会劫掠女子进山,以供享乐,是为“猎花冬”。
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奉天日报》上曾登载新闻:“有匪掳女进山……日夜轮番戏辱……”
还有:“匪掠数女……设烟灯陪吸以乐。”
02
在没有深山密林的平原地带,胡匪猫冬除了回家的之外,基本都是住大车店。
旧时东北能开大车店的,都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可以为来此猫冬的胡匪提供安全保障,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赚钱。
胡匪走马飞尘的干了大半年,多多少少的都能分到一些银元,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这不仅限于在大车店住宿、吃饭。
因为除了物质生活享受之外,还会有精神享受需求,比如听书、听戏以及学外语等。
在那个草莽年代,社会治理不能说没有,但也绝对不多,一切全凭心意,主打的就是放飞自我。所以有需求,自然就不会缺少供应。
说书唱戏的,跑场子的笑果,都会主动来大车店赚钱。
于是,这就在大车店当中形成了一个小生态,受益最大的无疑还是大车店掌柜的。
赌钱输干腰了,大车店可以提供借贷,九出十三归,不怕没钱还,应该可以收下枪马、猞猁皮帽子、貂绒大衣等顶账。
所以当时就有胡匪声言:干了一溜十三遭,全都给大车店赶网……
不过这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
毕竟对于大部分胡匪而言,实在没有比在大车店猫冬更可心的地方了。
而针对不缺钱的胡匪而言,尤其是大当家的、里四梁、秧子房掌柜等,他们拉片子的时候可以分到更高的人份、枪份,在猫冬的时候会有更好的去处。
那就是进城。
南边的多是去公主岭、宽城子,因为这里有日本租界,属于法外之地,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兑换成金票,就可以在繁华租界里放心大胆的消费,全身心的享受美好生活。
北边的则是和现在的小土豆一样,多是去哈尔滨,因为这里是中东铁路关键节点,而中东铁路北部是由俄人把持,自然会划设相应的地盘,同样可以美滋滋。
比如当时流传的一个胡匪歌谣:“当胡匪,不发愁,进了租界住高楼,日子赛王侯……”
胡匪在租界的生活,当真是花天酒地,只要有足够的钱,要啥有啥。
外面的冰天雪地、透骨寒风,只是恰到好处的衬托背景,在楼台暖阁当中,最不缺软玉温香。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体验到了租界猫冬的美好之后,开春之后自然会更加疯狂的打家劫舍,砸窑捆票,赚的都是丧良心的钱。
他们美好享受的背后,却是无辜百姓的斑斑血泪。
03
对于无家无业的胡匪而言,其实猫冬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找靠人的,时称“季节婚”。
即有那些穷困日子难过的家庭,男人要么是有身体残疾或是病包子,要么是没本事立不起门户,女人为了养家,迫于无奈在冬季临时给猫冬的胡匪当老婆,所图的就是腰包里拉片子分到的钱财,开春之后再一拍两散。
不过这种猫冬方式也有一定风险,那就是容易泄露身份之后掉脚被抓,甚至有被直接谋财害命的,这种黑吃黑全凭本事,只要把事情做成了,肯定不需要担心官府。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被绺队知晓。
每年开春码人的时候,都会有未能如期归队的。
所以胡匪把猫冬结束之后的第一个月,称为“吃插月”——简单说,就是用一定的时间处理掉队胡匪的事情。
掉脚被抓者,如果是被人举报,则报复举报人。
被谋财害命者,如果能追查到线索,则报复害命人。
由此可见,胡匪的猫冬也不全是畅享身心,与之相伴的也有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