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不要低估善变莫测的特朗普。
上任后第一天,他并没有提及加密币,导致加密币大跌并且币圈怨声载道;他也没有立刻对众所周知的“重点对手”加关税,而是首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近邻“开刀”,只对这俩难兄难弟加了重税。
加拿大、墨西哥欲哭无泪——之前不是都在海湖庄园好好求情了么?还是不行?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们以为特朗普只关心自己切身利益,是个“商人裱糊匠”,然而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却成了一位眼光不仅涉及美国而且涉及全人类、影响整个人类历史的战略家。他的第一件大事,是联合美国科技巨头们,推出了令人震撼的“星际之门”计划。

这是美国自核弹的曼哈顿计划、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之后,再一次的国家级重大战略计划。它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让人工智能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特朗普声称,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并表示这个名为“星际之门”的合资企业将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并创造10万余个就业岗位。
执行该战略的,是一个由OpenAI、甲骨文、软银和MGX成立的合资企业,计划在未来4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以建立在美国开发人工智能项目所需的新数据中心。
根据OpenAI发布的一份声明,第一笔1000亿美元的注资将“立即开始”。Arm、英伟达和微软将提供该技术。
这家巨型合资企业的参与者,都是超级巨头:
OpenAI是一家美国人工智能研究组织。它是“ChatGPT”的开发者。
甲骨文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软银集团是一家日本跨国投资控股公司,以投资技术型公司和初创公司而闻名(曾投资阿里巴巴);
MGX是一家总部位于阿联酋的投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

很显然,特朗普并非一个短视的商人,而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家。他希望的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当中,美国依然能够占据制高点和领导地位,而不是被其他大国所取代。
正如特朗普首先制裁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他这个决定考虑的是尽快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而不是外迁到这两个邻居家里。
“星际之门”,将要创造的不仅是美国的未来,还是全球的未来。无数科学家、大企业家预言,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不过,抛开项目本身不谈,美国这次的战略执行方式,才是真正能给中国带来启示的。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美国也是国家主导很多事情,并非“自由民主”就任由民间企业自己肆意发展。相反,美国经常利用国家的力量去主导一些方向性的事务,尤其是高精尖行业。
这没错儿,但中国人可能有一点没有认清楚:美国的国家战略,在推动的时候并非由政府直接领导,而是往往组建一个类似大企业的组织模式,以“企业集团”的方式,推动项目的落实。
这次“星际之门”计划便是如此,由几家科技巨头公司所组成的“超级企业集团”,其中分工明确:软银担任“财务总监”或者类似“董事长”,OpenAI担任“总经理”,微软、英伟达等公司则是“董事”,还要雇佣10万人以上作为员工。

美国政府,并没有直接去指挥这个计划,它只是一个“项目撮合者”,是那个穿针引线的角色,最多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绝对不是指挥官。
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整个计划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可实现性。为什么呢?因为当整个计划执行者是一个“企业”,那么参与其中的都是深谙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家们,他们最明白如何按照企业的规律去办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同时也有很强的规则意识。
毕竟,现代企业制度,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有活力的制度。
在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当中,其实美国都采取了类似这样的组织方式,去实现整个目标。最终他们的效果也是极佳的,无论原子弹还是登月,都获得了极高的效率和圆满的成功。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美国政府或者高层官员,要亲自率领和指挥这个“星际之门”计划,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是“不懂专业的人指挥”,导致瞎指挥、行政干预严重,就会严重扰乱项目本身的科学性,扭曲项目的本意,造成项目的执行效果不佳。
第二个问题是当有权力介入一个项目的时候,下面的执行者们势必会以攀附权力、讨好权力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作为组织成员完成自己分内的指标任务为导向,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就是为什么“星际之门”项目当中,并没有直接委派政府官员去统领项目,而是直接交给了企业家们。
交由企业家们执行有两大好处,一是他们既然是企业家,那么就一定想要从中盈利,所以一定会努力做好;二是加入计划的企业,权责明确、审计清晰,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为了项目完成而虚报、浮夸等问题。
如果说类似这种项目,美国政府采取“上面行政指挥棒、下面一起干”,这种模式可能也能做成一些目标非常单一的项目,比如研发一个特定的武器。但是像“星际之门”这样充满了复杂性,并且牵扯到商业落地、众多行业应用的项目,就会很难做好了。
从航天来说,美国近些年也是很成功的使用了这种方法。在NASA陷入瓶颈和停滞的时候,美国大胆地将商业航天交给了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来做,NASA会提供一些资源,但事情本身得靠企业自己做出来,做失败了,企业就会倒闭,成功了则会成为英雄。

这种“国家给资源、同时保持高度自由”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不陷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矛盾。
美国的经验,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启示:如何推进大型战略项目,却又不导致下面的企业一窝蜂骗补贴?
美国这种模式,从根源上来说还是法治对政府行为规范的作用。就像特朗普最近签署的一系列文件,有一些立刻被民间告上法庭,认为文件违法。
在美国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面,法律也有详尽的要求,限制政府与企业过度“亲密”,限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美国为何能发展250年却依然保持强大和活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