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北大庆典上的“散兵游勇”,今有国庆升旗仪式上的“长发旗手”,北大这是咋了?
这回北大怕是又要在大庆典中栽跟头了!
说真的,北大升旗仪式一出来,画风跟我们所熟知的庄重感已经完全不搭边了。你说,国旗冉冉升起,你旗手的头发也跟着迎风飞扬,这又是哪门子的庄重感呢?
近日,北京大学升旗仪式因一名旗手的发型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原本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旗手团却“混进来”一个长发男生。
社交媒体上的大量评论聚焦于该名旗手的长发,部分网友更是将其与“北洋军阀”相类比,指责其发型不符合国旗升旗仪式的庄重氛围。对于这一事件,公众的反应可谓是不同寻常地激烈。
大部分网友都觉得,此举甚为不妥!留长发固然是学生的自由,但是选什么样的人做旗手是学校的责任,旗手就应该是具有积极健康的形象,这样才能起到榜样的带头作用。
甚至有人说,这与北洋军阀时期,刚刚割完辫子的形象有什么分别?
这件事,恐怕是选拔旗手的负责人更有责任。
即便是女生,也必须是长发入帽,何况是一个男生!
不过,也有人表示理解。但原因无非就是老套的“自由”、“时代先锋”之类的陈腔滥调。
发型:细节是否动摇了仪式感的基础?国旗升旗仪式,是国家象征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的尊严、民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逻辑上讲,旗手的形象应当体现出国家赋予该角色的庄严与肃穆。然而,此次北大升旗的选角上,却显得格格不入。这名旗手的发型显得较为随意、松散,与人们对传统升旗仪式中“严肃、整齐”形象的期待相去甚远,因此引发了公众的不满与热议。
可以看出,公众之所以对升旗旗手的发型如此敏感。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发型与升旗仪式本身象征的国家尊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仪式感的核心在于营造出一种集体共识,通过严格的形式来传递国家权威、庄重性以及集体荣誉感。而旗手作为这一仪式的关键人物,其形象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国家形象的缩影。当旗手形象偏离公众对“仪式感”的既定期望时,必然引发争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个体形象的表现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包容。长发、纹身等在过去被视为不合时宜的个人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普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个人表达的宽容是否应当被引入国家级、象征性极强的公共仪式中?
在审美逐渐多元的现代社会,公众对“传统”的期望和“个人风格”之间的张力不断加大。此次北大旗手发型事件恰好触碰到了这一张力的敏感点。在日常生活中,长发并不具有争议性,但放在国旗升旗仪式这一严肃场合中,长发被认为有可能削弱庄重性和集体感。
国家面前无小事在象征国家尊严的场合,是否需要对个人形象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还是说,现代社会应当容纳更多的个性表达?
在我们的印象中,披头散发的大兵基本上就代表着无组织无纪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种。所以,这种形象真的不应该在庄重的仪式中推崇开来。
当然,如果北大另有目的,那就得另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