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回事,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句喊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话,又上了热搜,但大家的理解明显与最高法的意思偏差很大。
很明显,通过最高法对彩礼的最新发布会,以及以前的判例,表明了彩礼之前不属于,现在也不会被认为,是借婚姻索取财物。虽然大家觉得彩礼是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可惜的是,法律上彩礼并不被认为是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个很多律师都科普了不知道多少遍。
这个词条很多仙女跳脚,很多男性兴奋,我都觉得很无语。大家都像以前一样,将词条意思理解成以后不能要彩礼了,这是连基本的下文都没看,如果真禁止彩礼,就不可能明确定义彩礼和制定返还标准了,更不会有这次新增2种情况下彩礼返还规则。
我们看看新增规则就知道,实际上增加的也是利女规则,第一条大概是说领证后一般不退,引入闪离的情况讨论返还比例,实际上就是给“只要领证即便闪离也只需要退部分彩礼”的情况以合法性,以后那种骗彩礼领证后马上闪离的捞女会更多。
第二条新增规则,要求彩礼返还应考虑“夫妻之实”维护女性权益,直接将不领证情况下女性也能留下彩礼,给明确了。而且,将原本彩礼纠纷中,参考收彩礼后的两人关系进展程度考量,时间线拉到收彩礼前,以后只要女人跟男人同居过睡过,然后骗男人说想结婚让男人给彩礼,收完彩礼马上就可以反悔不婚,按照“夫妻之实”原则彩礼也只会退部分了。
这两条新增,不仅进一步确定了彩礼的合法性,还表明了不管领不领证,女性都有办法不退或者不全退彩礼,这明显纯纯的利女,却搞得像对男性多利好一样,整出#最高法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种词条上热搜。
这句不知道喊了多少年,老早在老婚姻法就规定的内容,可对这么多年的彩礼之风何曾有过任何抑制作用?就像喊着控制房价喊了那么多年,喊得凶的时候控制住了吗?现在是控制住了,房价很难涨了,但这是因为上面的控制房价政策的功劳吗?什么原因房价上不去了大家心里有数。
除非法律明文禁止,否则很难有手段控制充满泡沫的唯心主义市场,以前的房地产泡沫如此,更严重的女性价值泡沫也是。说高彩礼是因为性别失衡之类原因的都是扯,就是消费攀比之风借着传统之名吹起了巨大的泡沫,古代性别比失衡,印度也失衡,但都没有高彩礼的说法。
相反,男多女少最严重的印度,反而是高嫁妆盛行。这原因很多,比如那边没中国这种男性当牛做马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也没有女权主义膨胀让女性联合强行制造稀缺,形成卖方市场的婚恋环境,当然关键还是对女性生育价值的态度。
印度那边更加重视男性的供养价值,所以觉得女性就是个废物,嫁到男方家吃人家喝人家的用人家的,等于给人家一个累赘,所以需要高嫁妆弥补一些。而我们这边即便主流依然是男人养家,给女性转移支付,但社会都在捧女贬男,无限放大女性的生育贡献,所以我们这边要高彩礼。
因此,我们的高彩礼现象,绝对不是靠这种不痛不痒的政策能够解决。尤其是上月关于彩礼的新闻发布会,根本不是讨论控制彩礼,而是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怎样返还以及返还多少,返还时候需要考虑女性权益的问题反而更多了,相当于官方给了指导价。
上面官方给指导价,下面自由裁量权,高彩礼接下来会更难控制,且一旦对簿公堂会更偏向女方,这个我接下来会专门写一篇。
看了这些不痛不痒的措施,却炒冷饭般取了这早就写进法律的话题上热搜,不惜引那么多仙女跳脚来使男性兴奋,怕是今年发生了不少起类似大凉山那种,不退彩礼就走极端的案子吧?
彩礼复辟,就是限制男的离婚,让男人听话,女方离婚或者婚后过得好用的,社会风气变了,规矩也该该了
想结婚就该被骗,敢结婚就该被讹,谁叫你乐意呢,一切的痛苦都是自找的,只要你不结婚,你就不会有彩礼的痛苦,有分一半家产的风险,想要后代可以试管,可以贷孕,那么你为啥要结婚呢
其实这样也挺好,最痛苦的就是勉强,现在直接不考虑结婚了
通篇就一个意思,要彩礼不属于借婚姻索要财物。
彩礼超过2万块钱必须判刑
就问一句,你只知道维护女性权益,哪怎么维护男性权益?[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