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的一个男孩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块方形的石头。
将石头带回家后,父亲表示那或许是文物。
之后父亲便带着儿子将文物送到了博物馆,而这时候他们才知道那是价值连城的玉玺。
为了表示感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给了他们20元。
然而没有想到,在44年之后,工作人员再次找上了门。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968年9月的一天,陕西咸阳韩家湾公社狼家沟附近,13岁的孔忠良,放学后像往常一样去附近的水渠捡废铁换零花钱。
谁能想到,命运的转折就在这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发生。
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擦拭干净,然后交给了父亲孔祥发。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农民,孔祥发仔细端详后,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猜测——这可能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几天后,孔家父子决定将这件可能的文物上交给国家。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步行四五个小时,来到了西安博物馆。
经过初步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皇室玉玺,价值连城。
面对如此珍贵的文物,孔家父子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无偿捐献给国家。
他们的举动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博物馆方面提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但被孔家父子婉言谢绝。
他们认为,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应该因此而获得报酬。
最终,在博物馆的再三坚持下,孔家父子接受了20元作为往返路费。
这枚玉玺的外观尺寸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玉玺的顶部,也就是玺钮,以高浮雕技艺刻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螭虎。
这种神兽形象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常见,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玺台的四个侧面呈现出整齐的长方形,每个面上都刻有精美的长方形阴线框。
在这些框内,匠人们巧妙地雕琢出四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美学设计。
专家们拿到玉玺后,立即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仔细比对了玉玺的形制、纹饰与历史记载。
同时,考古学家们也对玉玺的出土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中寻找更多线索。
经过反复论证和严谨的考证过程,专家们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这枚玉玺正是西汉时期吕后的玉玺!
吕后她的玉玺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枚玉玺不仅是汉代皇权的象征,更是研究西汉政治、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鉴于其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枚吕后玉玺很快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被安置在特制的展柜中,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得到精心保护。
每天,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枚凝聚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宝真容。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这枚玉玺已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目录。
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这枚玉玺在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
2012年,一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寻访悄然展开。陕西文物保护发展基金会决定寻找44年前那个拾获珍贵玉玺的少年——孔忠良。
这一决定源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物保护功臣的感恩,经过数月的努力,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孔忠良。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工作人员提及44年前的事时,孔忠良却一脸茫然。
岁月的冲刷似乎已经模糊了那段记忆。
这个消息让孔忠良既惊讶又感动,他没想到自己少年时的一个举动,竟在多年后得到如此隆重的肯定。
然而,令人敬佩的是,面对专家们提出的经济补偿,孔忠良再次婉言谢绝。他表示,当年上交文物是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文物的敬畏,并不图任何回报。
尽管拒绝了经济补偿,但孔忠良欣然接受了参加表彰大会的邀请。
媒体的镜头对准了这位朴实的农民。记者们争相采访,希望能深入了解44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发现过程。
孔忠良面对镜头,腼腆地讲述着当年的经历,他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质朴的光芒,展现出中国农民特有的智慧和品格。
这场跨越44年的重逢,不仅是对一段尘封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文物保护事业的一次有力推动。孔忠良的故事被广泛报道,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的事业中来。
孔忠良父子上交玉玺的事件,虽已过去半个世纪,却依然在中国文物保护领域激起阵阵涟漪。
孔忠良父子的行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不为利益所动,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得失之上的高尚品格,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楷模。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守护中华文明的瑰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参与,都将成为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一环。文物保护,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谱写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
荔枝网——我和国宝的故事:13岁捐赠“皇后之玺”68岁再度相逢
http://news.jstv.com/a/20220518/1652869614166.shtml
新华社新媒体——皇后之玺:泥窝窝里抠出的国宝|听文物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