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彭老总飞赴鸭绿江江边的安东,着手部署秘密渡江,入朝参战的事宜。此后,在朝鲜战场上,彭老总运筹帷幄,给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狠狠地上了一课。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中央起初定下的志愿军司令并非彭老总,首选其实是粟裕,并且在内定粟裕的同时,中央还选好了几员猛将,辅佐粟裕。但期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才导致彭老总成了最终的人选呢?
粟裕早年照片
最痛苦的主席,最忙的总理在决策出兵援朝的时候,毛主席非常痛苦。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那段时间主席整夜不能入眠,两三个小时就得给他倒满满一缸烟蒂。以前主席很和蔼的,但那时候他总是大发脾气,我们只能尽可能离得远一点,不去打扰他。”
当时的毛主席在出不出兵之间反复犹豫,毕竟新中国也才成立不到一年,国内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事务堆积如山。
毛主席为出兵朝鲜与否反复思量
倘若出兵朝鲜,对上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十多个仆从国,万一失败怎么办?一旦打输了,政权很有可能会直接崩溃,蒋介石或许会趁机反扑。
但如果不出兵,北朝鲜真的垮掉,社会主义阵营的威信直接扫地,东方会被打出一个缺口,美韩两国几十万人马进驻,根本过不了安生日子。
最重要的是,东北地区是当时唯一还还算完整的重工业基地,在接下来的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必要起大作用。让侵略者蹲在家门口,届时又有多少企业要搬迁?
东北地区是当时唯一还还算完整的重工业基地
不仅如此,仁川登陆成功后,美国就已经开始轰炸起中国边境,安东地区一次性迎接了敌人的12颗炸弹,山东外海的中国商船都遭到过美国海军的射击,这种情况下,不出兵真的能行吗?
经过反反复复的极其痛苦的思考后,毛主席还是决定出兵,他想到曾经援朝抗日的唐高宗和明神宗,坚定地告诉自己:
“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保卫中国自己的角度上,中国都要出兵!”
毛主席最终决定出兵
当毛主席痛苦做决策的时候,周总理这边繁忙无比,工作人员后来表示:
“抗美援朝时期是周总理一生中最忙的时期,他每天都要会见上百号人,开十几个会,批阅如山的文件,为万一朝鲜出现最坏情况做极其细致的准备。”
内定的司令事实上,在毛主席做下出兵的决策前,其实就已经有先决性地内定了志愿军司令。1950年7月7日,周总理受毛主席委托,召开了第一次国防大会,会议内容就是讨论朝鲜局势和国防问题,会议上粟裕被选定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
粟裕曾被内定为志愿军司令
之所以选粟裕当司令,是因为粟裕具有卓越的大兵团作战指挥才能。而让他兼任政委,则是为了“强化主帅的权力”。
因为粟裕在整个革命时期,属于典型的后起之秀,他在红军时期的提拔相对较慢,这就导致粟裕资历有些浅。
后来粟裕又经常以副司令员的身份指挥战役,一些性格特殊的“老资格”部下并不服气粟裕,早年在孟良崮战役上,甚至出现过部下摔电话的情况。
粟裕与战友们在孟良崮
当时紧急拉起来的东北边防军几乎集中了解放军各大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担心再出现孟良崮战役中相同的境况,所以干脆让粟裕兼任政委。
当然兼任政委只是表面“强化主帅权力”,到战场上以后,粟裕肯定还是专注于作战,此时就必须要几个副手,辅佐粟裕指挥军队。经过思量,毛主席选定了萧华、萧劲光和宋时轮。
宋时轮、萧劲光与萧华
宋时轮是三野王牌军团的司令员,早年在战场上带领军队立下赫赫战功,参加过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以及上海战役等,具备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带兵能力。
萧华和萧劲光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四野中出了名的老搭档,均为毛主席中意的人选,三人再加上三野的9兵团,足以成为粟裕的王牌。
最后改为彭老总的原因可以说只要毛主席决定出兵,粟裕等人将立刻奔赴东北边境,跨江入朝作战。
粟裕旧照
但遗憾的是,此时粟裕的身体状况特别不好,高血压、肠胃病,还有美尼尔氏综合症等一齐发作,导致粟裕不得不戴着健脑器工作。
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后,粟裕清楚这是要准备抗美援朝,他为新任务针对性地做了各种准备工作,并且直接表示:
“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辞了,我还是要去。”
粟裕身体状况一度不好
谁也没想到,粟裕这一病,好长时间都没好起来,他只能请假去青岛治疗。8月8日,毛主席收到粟裕托罗瑞卿转交的信,读完后立刻复信,宽慰粟裕说:
“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此时美军还没有越过“三八线”,粟裕确实可以稍微松懈下来养病,等养好病再上任,可一直到八月底,粟裕的病情仍然没有任何好转。
粟裕半身雕像
而朝鲜的局势一直在不断恶化,代替粟裕暂时指挥东北边防军的高岗致电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催请粟裕:
“建议指挥部队的统帅与专门人才早日来东北,以便作充分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不得不放弃早就考虑好的人选,转而再选择其他人,他经过前文所述的极其艰难的反复思考,做下出兵决定后,于1950年10月2日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商讨出兵援朝的问题。
决策出兵油画作品
此时毛主席和周总理事先经过商讨,再度将林彪内定为志愿军司令,因为林彪和粟裕一样,都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善于打精细仗;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更是把出关的11万军队打成了百万雄师,能力和实力有目共睹。结果不曾想,林彪本人是反对出兵援朝的。
会议结束后,周总理还忧虑地对毛主席说:
“林彪如此态度,看来得换个人挂帅了……”
当问到毛主席换谁好时,毛主席缓缓吐出几个字:
“谁敢横刀立马……”
周总理眼睛一亮,立刻接道:
“唯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周总理与彭老总
10月4日,彭老总奉命赶往北京,毛主席于菊香书屋会见周总理和彭老总,询问彭老总对抗美援朝的观点。彭老总沉思片刻,回答:
“如果战争非打不可,晚打不如早打!”
毛主席闻言哈哈大笑:
“看来我这救兵是搬对了!”
最后彭老总挂帅出征
第二天下午,毛主席等人在颐年堂继续开会,一锤定音,决策出兵!10月8日,在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彭德怀统帅大军入朝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