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拉开帷幕。李宗仁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桂系部队)的20余团次第捣入湖南,会同李济深的第四军(来自粤军),援助湘军唐生智部(已接受国民政府统辖) ,共讨占据湖湘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时任广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兼广西学生女子北伐队队长,亲率百余名20岁左右的女青年随军北上,大大地鼓舞了北伐军之士气。彼时,湖南、湖北是北伐军与直军交战的主战场。正与冯玉祥国民军激烈鏖战的吴佩孚,听说两广派兵援湘,遂逐渐将直系精锐抽调南进,以阻挠北伐军的进攻。一时间,南北大军云集两湖,一场恶战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7月4日,国民革命军第7军(桂系)、第4军(粤系)和唐生智的第8军(湘系)同时向吴佩孚大军发动进攻。18日,北伐军一举克复湖南省会长沙,一战成名,震动全国。随后,北伐军与直军对峙于汨罗河两岸,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为第二期攻战做准备。
8月12日,李宗仁参加了国民革命军总指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的军事会议,商讨北伐第二期作战的战略、战术计划。会上,形成了两派不同意见,一派主张对湖北方向暂时采取守势,再依势而动;另一派以李宗仁为首,主张对鄂采取主动进攻态势。李宗仁严厉驳斥了主张对鄂暂采守势的意见,极力主张乘吴佩孚主力大军南北疲于奔命之有利时机,予以迎头痛击,速战速决,再分割围歼,乘势直捣武汉三镇。然后以大别山、桐柏山为天然屏障,分兵扼守武胜关,如此则可北窥中原,直逼京津,东则可以顺江东下,平定东南。最终会议同意了他的意见,统一了战略思想,参谋部随即制订作战方案:决定先攻武汉,对江西之敌则采取监视态度。
参加会议的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在会后闲谈时问李宗仁,北伐军出汨罗后往北攻击武汉,大体需要多少时间?李宗仁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看有14天的功夫,便可打到武昌城下 ”。加仑将军听后有些不以为然,说愿意拿出两打白兰地做赌注,结果北伐军出湘后猛打猛冲,屡破强敌,只用了12天就兵临武汉城下。
在北伐军进军武汉途中,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革民军右翼纵队总指挥官。8月19日,他率第7、第4两军,循粤汉铁路武长线齐头并进,强渡汨罗江,夜袭汀泗桥,进逼贺胜桥。
贺胜桥是武汉的屏障、门户。自汀泗桥失守后,吴佩孚把扼守武汉三镇的直军精锐悉数抽调南下,自己亲自指挥以固守这个战略重地。8月29日,李宗仁也率北伐中坚第4、第7两军逼近贺胜桥。双方为争夺贺胜桥,都不惜本钱,孤注一掷,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北伐军士气高昂,前仆后继,倾全力正面猛攻贺胜桥敌军阵地,且专以机枪声最密集处为攻击目标,尤其是善打恶仗的(桂系)第7军和第4军(粤系、黄埔学生军)的叶挺独立团,向直军机枪阵营第包抄,抵近后猛掷手榴弹,再配以密集的扫射,敌军伤亡惨重,力战不支,乃弃枪溃逃。
吴佩孚见情势危殆,亲率督战的大刀队排列桥头,同时架起机枪,见到溃兵立刻射杀。但直军将士早已魂飞魄丧,纷纷抱头鼠窜,吴佩孚的督战队虽然斩杀了十几个带头逃命的旅、团、营长 ,大刀队则挥舞着砍刀, 却仍然吓阻不住拼命溃逃的士兵,终不能挽回败局。北伐军愈战愈勇,狂飙突进,吴军无心恋战,纷纷后退,部分溃兵竟向阻拦他们的督战队发起反冲锋,然后踏着同袍的尸体一哄而过。 吴佩孚手下的头号悍将陈嘉谟望着遍地尸骸,心知大势已去,眼见败势如此之惨,又不愿就此退却,竟倒在地上滚来滚去,嚎啕大哭。
贺胜桥一战,李宗仁指挥有方,第7军、第4军将士浴血奋战,一举攻克了武汉门户贺胜桥。李宗仁的嫡系第7军敢打敢拼,屡克强敌,更是赢得了“钢七军”的美名。
随后,北伐军一举攻克了九省通衢的战略重镇武汉。北伐军在武汉稍作休整,随后兵分三路,继续讨伐盘踞东南5省的另一个直系大军阀孙传芳 ......
【插图源自网络】
从此获得钢军称号!
叶挺将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