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洪学智妻子寻女无果,到老乡家歇脚,老乡大呼:你找的是我

沛儿阅览趣事 2024-11-19 03:34:02

1951年的一天,洪学智的妻子张文乘坐火车来到阳曲县。此时的她满脸着急,神色紧张,原来她此行是为了寻找12年前因战乱寄养于百姓家的爱女。

然而找了整整11天还是一无所获,张文无奈只能跟着侦察员去他家里休息。闲聊期间,一旁的老乡突然大呼:“你要找的就是我啊!当年你把孩子留给我了!”

张文激动得站起来,连忙问道:“那孩子呢?”老乡说:“孩子她不在我家了……”

老乡只说孩子不在她家,但没说孩子的情况,那么张文的孩子是否在世呢?她有没有找到女儿呢?

行军路上,忍痛将孩子送人

在行军作战中,生育孩子是女战士最担心、最害怕遇到的一件事。张文先后生了8个孩子,其中4个是在战争年代出生的,最让她难忘的莫过于迫不得已将大女儿送给老乡的情景。

1939年7月,张文为洪学智生下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洪学智为女儿取名为“洪醒华”,他真心希望中华能够觉醒。没多久,张文就抱着孩子跟随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转移。

连日的奔波让刚满月没多久的洪醒华发烧了,张文连忙抱着女儿去镇上看病。没想到回来后却一脸生气的表情,洪学智问她:“怎么了?是没有药吗?”

张文摇摇头,气愤地说:

“不是,是这里的老百姓有些奇怪,他们竟然问我孩子丢不丢,你看看他们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丢呢!”

洪学智听后没有说话,而是深深地看了妻子和女儿一眼。

休息两天后队伍继续赶路,由于形势紧张,在一次动员会上,罗瑞卿公开表示:“所有带孩子上路的母亲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务必保证他们不会乱哭、乱闹,一旦孩子发生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唯大人是问!”

听到罗瑞卿的话,每一位父母都沉默了。在台上的洪学智看了看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妻子,又看了看妻子怀里熟睡的女儿,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在过同蒲铁路的时候,张文抱着孩子骑马赶路。由于牵马的勤务员不熟悉这匹马的性格,在一个滑坡的时候,张文和孩子从马背上摔下,孩子瞬间哭闹不止。

孩子刺耳的哭闹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明显,尽管张文第一时间哄好了孩子,但洪学智还是说:

“张文,把孩子留下吧。这里离铁路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如果她到时候再哭的话,这么多同志就都暴露了,我们不能拿同志们的性命开玩笑。”

张文紧紧抱着女儿,拼命摇头:“我一定会哄好她的,不要把她送走,这是咱们第一个孩子啊……”张文话音刚落,怀中的孩子再次大哭起来,张文绝望了:“你不要哭了,不要再哭了……”

但不管张文如何哄女儿,她的哭声始终无法停止。就在这个时候,洪学智一把抢过孩子:“就这样决定了,我断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就影响整个队伍,跟我走,把她送给老乡!”

洪学智没时间物色合适的家庭,直接来到路旁的一户人家:

“你们好,我们是八路军战士,不能照顾孩子,还请你们收留她。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她以后就是你们的亲女儿;如果我们还活着,我们回来找她的……”

洪学智说完就拉着张文走,以至于张文还没来得及问那户人家姓甚名谁,她只能努力记住女儿身上的胎记,细细辨别周围的地形,并问清地名……

为了养大红红,把亲生孩子送人

洪学智和张文离开后,任宝娃夫妇对视一眼,又看了眼怀里的女娃娃:“咱们就把这个女娃娃当成自己的孩子,以后谁问她的真实身份都不能说。”

任妈妈点点头,说:“好,可是我年纪大了,没有东西喂她,这可怎么办呢?”任宝娃想了想说:“我记得隔壁村有个叫白银翠的刚生完孩子,但她孩子夭折了,要不给她送去吧?”

刚失去孩子的白银翠十分痛苦,但当她听说有个红军留下的孩子后,当即说:“我家里虽然很穷,但我愿意克服苦难收养这个孩子,我一定会把她当成亲生孩子对待的。”后来白银翠还给女娃娃取了个名字——红红,纪念她父母都是红军。

在那个年代,白银翠一家的生活还是很困难的,为了将红红抚养成人,她狠心将亲生的第四个孩子送给别人。随着红红越长越大,白银翠便开始教育她:

“咱们家虽然穷,但也要穷的有志气,咱们宁愿吃糠咽菜,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在吃饭时间去串门。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不要主动去别人家拜年,知道吗?”

红红点点头,说:“妈妈我都知道的,你放心吧!”在白银翠的教育下,红红年纪虽然不大,但却知道孝顺父母和长辈,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遇到难题还会自己思考解决办法。

1949年10月,随着新中国成立,白银翠心里也越来越担心。这天晚上,红红睡着后,她连忙来到房间对丈夫说:“你说新中国已经成立了,红红的亲生父母会不会来找她?”

丈夫知道白银翠不舍得红红走,他安慰道:

“如果红红的父母来,咱们也不能露出不舍得的表情,大城市的教育好,这对红红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红红的父母没来,她就是咱们的亲闺女,咱们好好把她抚养长大,也算不愧对老红军的信任。”

在白银翠夫妇焦急等待中,红红的亲人果真来了……

张文寻女,老乡:你找的就是我

1951年,张文趁着洪学智去朝鲜参战,这才有空踏上寻女之途。她只知道是在东西房山,但由于范围过大,再加上不知道孩子叫什么,无异于大海捞针。

尽管如此张文也没有放弃,进入山区后,她在当地领导的帮助下来到各所小学,想要通过胎记找到女儿。张文不能无缘不顾查看孩子们的手臂,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孩子们,让阿姨看看你们有没有打预防针。”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张文走遍许多小学,始终没有找到女儿的下落。5月28日中午,张文和侦察员找了一上午还是无果,侦察员对她说:“要不先去我们家休息休息吧,刚好到吃饭的时间了。”

就这样,张文跟着侦察员回家。侦察员的母亲生活做饭,张文连忙帮忙,期间老妇人问她:“同志,你是从大城市来的吧?来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干啥呀?”

张文说:“我是来找孩子的,当年不好带孩子上路,便把女儿送给老乡收养,但找了这么久,还没找到那位老乡。”老妇人听后大吃一惊:“你找的就是我啊!当年你把孩子留给我了!”

张文连忙问:“那孩子在哪儿呢?”老妇人说:“孩子不在我家,当年我没有奶水,只好将她送到其他人家,就在隔壁村白银翠家。”有了女儿的下落,张文饭也不吃了,急忙赶路。

当看到小女孩的那一刻,张文就确定这是自己的女儿,她想要上前抱抱女儿,却看到了女儿眼里的害怕。此时白银翠连忙对红红解释道:“红红,这是你亲生母亲,是一位老红军。当年他们为了执行任务,不得不把你送到我们家……”

还没等白银翠说完,红红就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我是你的女儿,我不走!”白银翠蹲下身看向红红:“红红,妈妈知道你一时接受不了,但你看看你亲生母亲,她都哭了,不要说这些话伤她的心,好吗?”

红红扭头看去,果然看到满脸泪水的张文。后来还是经过白银翠的不断劝说,红红才同意跟着张文走。临别之际,红红紧紧抱着白银翠:“妈妈你放心,你也是我的妈妈,我以后有时间会回来看您的!”

与此同时,远在朝鲜的洪学智得知女儿找到后,激动地热泪盈眶,当即寄去800万旧币,作为女儿的抚养费。

红红跟张文回去后,名字也改为洪醒华。长大成人的洪醒华从未忘记白妈妈对自己的恩情,她经常将对方接到北京居住,还曾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们有两个外婆,两个外公,要一视同仁,永远孝敬他们……”

0 阅读:0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