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毛主席亲自点将,让正在抗美援朝前线的陈赓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在陈赓的不懈努力下,哈军工的创办逐渐完成。
1953年的一天,彭德怀来哈军工视察,并留下吃晚饭。谁曾想刚坐下就看见同桌有一个熟悉的学员,他当即责问陈赓:“他是谁?他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听到彭德怀的话,陈赓和那名学员的脸上都露出尴尬的神情。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彭德怀为何不允许那名学员和自己同桌吃饭呢?
彭德怀视察哈军工为了解决我军技术落后的问题,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创办一所培养高级军事技术干部的学校。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挑选一位能力强的人来办,那么该由谁来创办呢?

毛主席等领导人经过仔细讨论和筛选,最终将目光放在陈赓的身上。陈赓不仅身经百战,有很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善于治军,还主持过君正学校。于是在毛主席的亲自点将下,时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的陈赓被调回国。
6月20日,陈赓将工作交接完毕后回国,并于23日前往中南海。刚见到陈赓,毛主席就说:
“有人说美帝国主义是不好惹的,但我们中国人民同样也不好惹。如果我们有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拥有先进技术的干部,那么将敌人赶出朝鲜是没有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你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更多技术干部。陈赓同志,你有没有意见?”

陈赓听后连忙说:“主席,我恐怕难以胜任,创办军校毕竟和打仗不一样,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我担心辜负您和组织的信任。”听了陈赓的话,周恩来笑着说:
“陈赓同志你就不要谦虚了,大家都知道你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如果连你都干不好的话,那还有谁能胜任呢?”
毛主席继续说:“军事工程学院是一定要办的,不会可以去学,没有谁是从一出生就什么都会的,都要有一个学的过程。有什么困难或者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你可以随时找总理。”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这样说了,陈赓也不能再拒绝,便答应下来。而他也没有辜负中央和领导人们的期望,凡事亲力亲为,逐渐将哈军工给办了起来。
1953年8月,彭德怀从朝鲜回国,途中路过哈尔滨便打算来哈军工视察一番。陈赓和彭德怀是老战友更是老朋友,他深知彭德怀不喜欢铺张浪费,也不喜欢搞什么形式主义,便独自一人前去迎接。
彭德怀刚下汽车,陈赓就笑着上前欢迎:“彭老总,许久不见了,最近身体怎么样?”彭德怀也是格外高兴:“正要回北京看病,这不是路过哈尔滨便想来看看你这个哈军工怎么样。”陈赓当即说:“欢迎欢迎,随时欢迎彭老总检查。”

由于当时还没有开学,校内几乎没有学生,只有一些行色匆匆的教师。在陈赓的带领下,彭德怀视察了许多地方,还和学院的领导以及教授们开了场座谈会。
彭德怀质问陈赓:他有什么资格坐这?会议结束后,陈赓见天色不早了,便对彭德怀说:“今天太晚了,要不就留下吃个便饭吧,你放心,保证不超标准。”彭德怀点头答应:“就按标准来,你是了解我的。”

彭德怀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时刻谨记共产党人的工作标准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标准。不管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生活渐渐好转的和平时期,彭德怀都不会铺张浪费,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1938年9月,彭德怀准备前往延安参加会议,在路过高平县城的时候被县长留下吃饭。高平县长是一位民主人士,为了欢迎彭德怀等人,特意准备了三道菜肴。第一道就是8个凉菜,并说这些下酒菜,还有热菜没有上。

总部情报科科长魏国运见彭德怀脸色有些不正常,便对县长说:“彭总胃不是太好,就不要搞这些了。”县长还以为魏国运是在客气,连忙说:“没事的没事的。”县长话音刚落,8个热菜也陆续上来了。
彭德怀黑着脸看着面前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菜肴,气不打一处来。县长还以为这些菜不合彭德怀的口味,连忙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水果罐头端上来。水果罐头在当时可是比肉还要珍贵的东西,彭德怀见状当即离席。

饭后休息的时候,彭德怀直接问县长:“你一个月拿多少薪水?”县长听后沉默片刻,然后说:“都是给老百姓办事情的,没拿多少钱。”彭德怀没有放过他,继续问:“我看拿了不少钱吧,今天的饭都没少花钱,那你说这钱是你出还是老百姓出呢?”
县长听后十分尴尬,没有再说话。就在这个时候,魏国运开口说:“还请县长不要介意,彭总这是对自己生活要求严格,如果今天是我们八路军的干部,彭总批评的会更狠。”
县长叹了口气说:“我之前接待过很多国民党的大官,当时只担心照顾不周。如果都是像彭总这样的官员,那我就谢天谢地了!”

正是因为彭德怀的艰苦作风,所以陈赓留他吃饭的时候没有搞什么特殊。
彭德怀刚坐下准备动筷,身旁突然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扭头看去,没想到却是一个熟悉的面孔。彭德怀将筷子放下,直直的盯着那位学员,质问陈赓:“他是谁?他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
此话一出,刚还热闹的饭桌瞬间安静下来,陈赓更是一脸尴尬。那么这位学员是谁呢?为何令彭德怀如此生气?

这位学员不是别人,正是彭德怀的亲侄子彭启超。见彭德怀有些生气,陈赓连忙解释说:“彭总,这是您的侄子彭启超啊。我们不是想着你们好久没见了,所以才特意将他叫来吃饭。”
彭德怀的脸色没有因为陈赓的话而好转,而是严厉地说: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员,没有为国家和人民做过什么贡献,所以没有资格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不能因为他是我的侄子就搞特殊。”

陈赓当即说:“彭总,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随后示意彭启超离开。彭启超走的时候还看了伯伯一眼,但彭德怀却没有看他。
尽管彭德怀没有孩子,将几个侄子侄女当成亲生孩子,但这并不代表他会搞特殊。
1955年我军大授衔,根据彭启超的职务、表现以及军龄,他能被授予上尉军衔。谁曾想最终他只被授予中尉,这令彭启超十分意外。事后才知道这是彭德怀的意思,故意压低他一级。

彭启超很不服气,当即找到伯伯质问道:“伯伯,你为什么让人降我的军衔,那是我应得的!”彭德怀见侄子是为了军衔的事来,脸一板吼道:“长伢子!参加革命不是为了那些虚名,难道你忘了当初为何要参军吗?”
彭启超还是不理解:“伯伯,我的军衔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你这不是故意压我吗?”彭德怀说:
“对,我就是要压你,跟我一起参加平江起义的我也压了,你是我的侄子当然不会例外。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要将人民和国家放在首位,不能伸手要官!”

见彭启超还是一脸生气的模样,彭德怀安慰道:
“启超,你是我的家人,难道还不能理解我吗?现在是新社会,你能吃饱穿暖、有书读,这都是享谁的福呢?你要多想想你为革命做了什么,不能总想着要官。身为干部子弟要带好这个头,我只有牺牲你才能服众,希望你理解伯伯。”
在大家看来,彭德怀可能对彭启超有些不近人情,但其实他最疼爱的就是这个侄子,甚至将他当作儿子对待。得知彭启超有胃病,彭德怀不仅送钱送药,还亲自将馒头切成片,烤好给他吃;见他裤子破了,便主动给他缝补。

彭德怀在生活上关心彭启超,但在权利范围或者影响范围内的,彭德怀都会严格要求家人……